公字結尾的成語 (49個)
-
21
守法奉公
- 成語拼音:
- shǒu fǎ fèng gōng
- 成語解釋:
- 守:遵守。遵守法令,奉行公事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常則要守法奉公理遮民,屏邪除佞進忠良。”
-
22
舍己為公
- 成語拼音:
- shě jǐ wèi gōng
- 成語解釋:
- 為公共的利益而舍棄個人的利益。
- 成語出處:
- 方志敏《清貧》:“而矜持不茍,舍己為公,卻是每個共產黨員具備的美德。”
-
23
推誠布公
- 成語拼音:
- tuī chéng bù gōng
- 成語解釋:
- 示人以誠,公正無私。
- 成語出處:
- 明·劉元卿《賢奕編·官政》:“亦使士大夫識得行記己用世規模,須在推誠布公,集謀廣益。”
-
24
枵腹從公
- 成語拼音:
- xiāo fù cóng gōng
- 成語解釋:
- 餓著肚子辦公事。形容一心為公;勤奮工作。枵:空虛;從公:從事公務。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活地獄》:“要想他們毀家紓難,枵腹從公,恐怕走遍天涯,如此好人,也找不出一個。”
-
25
項莊舞劍,志在沛公
- 成語拼音:
-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成語出處:
- 清 黃小配《大馬扁》第四回:“在康有為之意,志在成名(余成名),如項莊舞劍,志在沛公,今見成名動也不動,已自愧悔。”
-
26
項莊之劍,志在沛公
- 成語拼音:
- 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成語出處:
- 李大釗《國民之薪膽》:“蓋項莊之劍,志在沛公,青島之用兵,不在報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約,殆欲借端以樹兵威于我大陸,作強暴要索之先聲耳。”
-
27
專心向公
- 成語拼音:
- zhuān xīn xiàng gōng
- 成語解釋:
- 一心為公,不懷私心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杜畿傳》:“不結交援,專心向公。”
-
28
廢私立公
- 成語拼音:
- fèi sī lì gōng
- 成語解釋:
- 去私為公。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燕策一》:“寡人聞太子之義,將廢私而立公,飭君臣之義,正父子之位。”
-
29
金母木公
- 成語拼音:
- jīn mǔ mù gōng
- 成語解釋:
- 金:五行之一,西方屬金;木:五行之一,東方屬木。指仙人東王公和西王母。比喻年高有才德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閑齋老人《儒林外史·序》:“所云意馬心猿,金母木公《西游記》中作‘金公’、‘木母’,比喻孫悟空和豬八戒。”
-
30
名卿巨公
- 成語拼音:
- míng qīng jù gōng
- 成語解釋:
- 有名聲的權貴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序》:“自明道、景佑以來,名卿巨公,往往見于余文矣。”
-
31
夙夜在公
- 成語拼音:
- sù yè zài gōng
- 成語解釋:
- 從早到晚,勤于公務。
- 成語出處:
- 《詩經·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
32
天下為公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wéi gōng
- 成語解釋:
- 天下是大家公有的。原指不把君位當成一家的私有。后指國家的一切都屬于人民。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
33
文章巨公
- 成語拼音:
- wén zhāng jù gōng
- 成語解釋:
- 亦作“文章鉅公”。文章大家。
- 成語出處:
- 唐·李賀《高軒過》:“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云是東京才子,文章巨公。”
-
34
徇私廢公
- 成語拼音:
- xùn sī fèi gōng
- 成語解釋:
- 徇:曲從。曲從私情,棄置公理
- 成語出處:
- 宋·蘇頌《論省曹寺監法令繁密》:“若官司措置失當,及徇私廢公,致有赴訴,并委臺察糾案。”
-
35
一國三公
- 成語拼音:
- yī guó sān gōng
- 成語解釋:
- 公:古代諸侯國君的通稱。一個國家有三個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權不統一,使人不知道聽誰的話好。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五年》:“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
36
一心為公
- 成語拼音:
- yī xīn wéi gōng
- 成語解釋:
- 一心:專心,全心全意。專心一意為公益著想
- 成語出處:
-
37
坐無車公
- 成語拼音:
- zuò wú chē gōng
- 成語解釋:
- 坐:通“座”,坐席;車公:晉人車胤。比喻宴會時沒有嘉賓
- 成語出處:
- 《晉書·車胤傳》:“又善于賞會,當時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無車公不樂’。”
-
38
城北徐公
- 成語拼音:
- chéng běi xǘ gōng
- 成語解釋:
- 原指戰國時期齊國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稱。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齊策一》:“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
39
袞袞諸公
- 成語拼音:
- gǔn gǔn zhū gōng
- 成語解釋:
- 袞袞:連續不斷;引申為眾多。眾多身居要職的官僚。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醉時歌》:“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
-
40
夢見周公
- 成語拼音:
- mèng jiàn zhōu gōng
- 成語解釋:
- 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為孔子哀嘆自己體衰年老的辭句。后多作為瞌睡的代稱。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 最后一個字是公的成語,公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