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入字結尾的成語 (50個)

    21

    昂然而

    成語拼音:
    áng rán ér rù
    成語解釋:
    仰頭挺胸地走進來。形容態度傲慢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5回:“須臾,李恢昂然而。”
    22

    昂然直

    成語拼音:
    áng rán zhí rù
    成語解釋:
    昂首挺胸地徑直走進去。形容態度傲慢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何進昂然直;至嘉德殿門,張讓、段珪迎出,左右圍住。”
    23

    長驅直

    成語拼音:
    cháng qū zhí rù
    成語解釋:
    驅:快跑;長驅:策馬向很遠的目的地前進;直:不停頓地一直向前。軍隊以不可阻擋的威勢快速地進軍。形容進軍迅速而順利。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07回:“自此,盧俊義等無后顧之憂,兵馬長驅直。”
    24

    單刀趣

    成語拼音:
    dān dāo cù rù
    成語解釋:
    單:單獨。佛教語,比喻認定目標,勇猛精進。后比喻說話直接了當,不繞彎子
    成語出處:
    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靈佑禪師》:“單刀趣,則凡圣情盡,休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25

    鬼出電

    成語拼音:
    guǐ chū diàn rù
    成語解釋:
    比喻變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原道訓》:“雷聲雨降,并應無窮,鬼出電,龍興鸞集。”
    26

    禍從口出,病從口

    成語拼音:
    huò cóng kǒu chū,bìng cóng kǒu rù
    成語解釋:
    禍:災禍。說話不小心就會招來災禍,吃錯東西就會生病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71卷:“諺有‘禍從口出,病從口’,甚好。”
    27

    禍從口出,患從口

    成語拼音:
    huò cóng kǒu chū,huàn cóng kǒu rù
    成語解釋:
    指說錯了話要惹禍,吃錯了東西要生病。后多以強調言語必須謹慎。
    成語出處:
    《周易·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孔潁達疏:“先儒云:禍從口出,患從口。”
    28

    三過家門而不

    成語拼音:
    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
    成語解釋:
    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成語出處:
    陶鑄《崇高的理想》:“如眾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過家門而不……”
    29

    三過其門而不

    成語拼音: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成語解釋: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
    30

    言出患

    成語拼音:
    yán chū huàn rù
    成語解釋:
    患:禍害,災難。話一出口,患禍就隨之進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90卷:“言出患,言失身亡,故圣人當言而懼,發言而憂,常如臨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貧。”
    31

    誘敵深

    成語拼音:
    yòu dí shēn rù
    成語解釋:
    誘:引誘。引誘敵人深深地進我方利于圍殲的地區。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持久戰》:“我們歷來主張‘誘敵深’,就是因為這是戰略防御中弱軍對強軍作戰的最有效的軍事政策。”
    32

    步步深

    成語拼音:
    bù bù shēn rù
    成語解釋:
    一步一步地進事物的內部
    成語出處:
    33

    打出吊

    成語拼音:
    dǎ chū diào rù
    成語解釋:
    形容惡狠狠地走出走進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0卷:“周三那廝,打出吊,公然干顙。”
    34

    單刀直

    成語拼音:
    dān dāo zhí rù
    成語解釋:
    單刀:短柄長刀;直:徑直;:刺。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原意是認準目標;勇猛向前。后比喻說話、辦事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2卷:“若是作家戰將,便須單刀直,更莫如何若何。”
    35

    短刀直

    成語拼音:
    duǎn dāo zhí rù
    成語解釋:
    比喻開門見山,直截爽快。
    成語出處: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四篇一:“我們可以短刀直地便看定一個社會的真實相,而且還可借以判明以前的舊史料一多半都是虛偽。”
    36

    大含細

    成語拼音:
    dà hán xì rù
    成語解釋:
    原指文章的內容,既包涵天地的元氣,又概括了極微小的事物。形容文章博大精深。
    成語出處:
    漢·揚雄《解嘲》:“大者含元氣,細者無間。”
    37

    刀槍不

    成語拼音:
    dāo qiāng bù rù
    成語解釋:
    刀殺不進槍刺不死。比喻一個人的思想僵化,批評、鼓勵都不起作用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三章:“我同孫猴子一樣,早練得刀槍不啦!”
    38

    格格不

    成語拼音:
    gé gé bù rù
    成語解釋:
    形容彼此不協調;不相容。格格:阻礙;隔閡。:融洽。
    成語出處:
    清 袁枚《寄房師鄧遜齋先生》:“以前輩之典型,合后來之花樣,自然格格不。”
    39

    過門不

    成語拼音:
    guò mén bù rù
    成語解釋: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
    40

    齟齬難

    成語拼音:
    jǔ yǔ nán rù
    成語解釋:
    齟齬:上下牙齒不齊,比喻相互抵觸。形容見解不合,互不相容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楚辭·九辯》:“圓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齟齬而難。”
    * 最后一個字是入的成語,入字結尾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