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字結尾的成語 (54個)
-
41
聰明出眾
- 成語拼音:
- cōng míng chū zhòng
- 成語解釋:
- 聰明:聰敏有智慧。智慧超出一般人
- 成語出處: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5回:“當他五歲上頭,他父親韓會見他聰明出眾,因對兄弟韓愈說:‘湘子這孩子,天資很好。’”
-
42
廣謀從眾
- 成語拼音:
- guǎng móu cóng zhòng
- 成語解釋:
- 集思廣益,聽從多數人的意見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郊祀志》:“臣聞廣謀從眾,則合乎天心。”
-
43
誑時惑眾
- 成語拼音:
- kuáng shí huò zhòng
- 成語解釋:
- 指欺騙迷惑世人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陳蕃傳》:“況乃寢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誑時惑眾,誣污鬼神乎?”
-
44
勞師動眾
- 成語拼音:
- láo shī dòng zhòng
- 成語解釋:
- 勞師:使軍隊勞苦;意為出動軍隊。原指出動大量軍隊;后也指動用大量人力;也有小題大作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3回:“兄長既來赴席,如何又勞師動眾?”
-
45
遷怒于眾
- 成語拼音:
- qiān nù yú zhòng
- 成語解釋:
- 遷怒:受甲的氣向乙發泄。自己不如意時拿別人出氣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9回:“凡見了這一干人,心中又畏又讓,未免又氣又恨,亦且遷怒于眾。”
-
46
區區之眾
- 成語拼音:
- qū qū zhī zhòng
- 成語解釋:
- 區區:形容少。很少的幾個人。
- 成語出處:
- 《孔叢子·論勢》:“以區區之眾,居二敵之間。”
-
47
欺世惑眾
- 成語拼音:
- qī shì huò zhòng
- 成語解釋:
- 欺騙世人,迷惑大眾。指壞人以欺騙手段博得信任
- 成語出處:
-
48
傷財勞眾
- 成語拼音:
- shāng cái láo zhòng
- 成語解釋:
- 傷:耗費;勞:病。既使人勞苦,又浪費錢財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0回:“畢竟鰍船難取勝,傷財勞眾枉徒然。”
-
49
身先士眾
- 成語拼音:
- shēn xiān shì zhòng
- 成語解釋:
- 見“身先士卒”。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李密傳》:“公當身先士眾,早定關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不廣也!”
-
50
賞一勸眾
- 成語拼音:
- shǎng yī quàn zhòng
- 成語解釋:
- 獎勵一個人的先進事跡而鼓勵好多人。
- 成語出處:
- 周 呂尚《陰謀》:“殺一以懲萬,賞一而勸眾,此明君之威福也。”
-
51
烏合之眾
- 成語拼音:
- wū hé zhī zhòng
- 成語解釋: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成語出處:
-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
-
52
興師動眾
- 成語拼音:
- xīng shī dòng zhòng
- 成語解釋:
- 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興、動:發動;眾:指大隊人馬。
- 成語出處:
- 《吳子 勵士》:“夫發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眾,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
-
53
移國動眾
- 成語拼音:
- yí guó dòng zhòng
- 成語解釋:
- 動搖國基及民心。
- 成語出處:
- 《管子 五輔》:“若民有淫行邪性,樹為淫辭,作為淫巧,以上諂君上,而下惑百姓,移國動眾,以害民務者,其刑死流。”
-
54
愛鶴失眾
- 成語拼音:
- ài hè shī zhò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因小失大。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閔公二年》:“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有祿位。余焉能戰?’”
* 最后一個字是眾的成語,眾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