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義字結尾的成語 (135個)

    101

    惜客好

    成語拼音:
    xī kè hǎo yì
    成語解釋:
    謂好客仗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五回:“我只道你們弟兄心志不堅,原來真個惜客好。”
    102

    鄉利倍

    成語拼音:
    xiāng lì bèi yì
    成語解釋:
    趨向私利,違背正。鄉,通“向”。倍,通“背”。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鄉利倍乎!”
    103

    修仁行

    成語拼音:
    xiū rén xíng yì
    成語解釋:
    修:實行。施行仁愛正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楚之際月表》:“湯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十余世,不期而會孟津八百諸侯。”
    104

    形式主

    成語拼音:
    xíng shì zhǔ yì
    成語解釋:
    給予形而上學的諸形式以首要地位的一種哲學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本本主》:“這種單純建立在‘上級’觀念上的形式主的態度是很不對的。”
    105

    現實主

    成語拼音:
    xiàn shí zhǔ yì
    成語解釋:
    注重事實或現實,反對一切不切實際或空想的性格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持久戰》:“雖可能有張伯倫一類的遷就所謂‘既成事實’的‘現實主’的調頭出現,但主要的國際勢力將變到進一步地援助中國。”
    106

    勖以大

    成語拼音:
    xù yǐ dà yì
    成語解釋:
    勖:勉勵。以大相勉勵
    成語出處:
    孫中山《孫文學說·心理建設》第八章:“予乃招集當地華僑同志會議,勖以大,一夕之間,則醵資八千有奇。”
    107

    行則思

    成語拼音:
    xíng zé sī yì
    成語解釋:
    行:行動;:公正。行動時要考慮是否合乎正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三十一年》:“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不為利回。”
    108

    遵道秉

    成語拼音:
    zūn dào bǐng yì
    成語解釋:
    猶言遵守道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清河張府君墓志銘》:“逮夫弱冠,遵道秉。”
    109

    主觀主

    成語拼音:
    zhǔ guān zhǔ yì
    成語解釋:
    由腦子或感官感覺內部的條件而引起而不去根據客觀情況加以分析的處事方法
    成語出處: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第一種:主觀主的態度。”
    110

    仗節死

    成語拼音:
    zhàng jié sǐ yì
    成語解釋:
    謂堅守節操,為正而死。
    成語出處:
    宋·蘇軾《上皇帝書》:“前山陽亡徒蘇令,縱橫史士,臨難莫肯仗節死者,以守相威權素奪故也。”
    111

    忠孝節

    成語拼音:
    zhōng xiào jié yì
    成語解釋:
    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準則。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節,不知妄作邪為。”
    112

    自由主

    成語拼音:
    zì yóu zhǔ yì
    成語解釋:
    主張個人自由發展、自由表現的看法或人生觀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自由主》:“但是自由主取消思想斗爭,主張無原則的和平,結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風發生。”
    113

    本位主

    成語拼音:
    běn wèi zhǔ yì
    成語解釋:
    為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
    成語出處:
    毛澤東《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六)本位主,一切只知道為四軍打算,不知道武裝地方群眾是紅軍的重要任務之一。”
    114

    蹈節死

    成語拼音:
    dǎo jié sǐ yì
    成語解釋:
    蹈:履行,實行。堅守節操,以身殉
    成語出處:
    《晉書·元帝紀》:“惟有蹈節死,以雪天下之恥,庶贖斧鉞之誅。”
    115

    惇信明

    成語拼音:
    dūn xìn míng yì
    成語解釋:
    惇:重視;信:誠實。遵守信用,深明道
    成語出處:
    《尚書·武成》:“惇信明,崇德報功。”
    116

    斷章取

    成語拼音:
    duàn zhāng qǔ yì
    成語解釋:
    原指引用《詩經》中某一篇章的詩句;借用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詩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別人的詩文或談話;只根據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斷或部分;而不顧全文和原意。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
    117

    反經合

    成語拼音:
    fǎn jīng hé yì
    成語解釋:
    雖違背常道,但仍合于理。
    成語出處:
    《北史·爾朱榮傳》:“榮女先為明帝嬪,欲上立為后,帝疑未決。給事黃門侍郎祖瑩曰:‘昔文公在秦,懷嬴入侍。事有反經合,陛下獨何疑焉?”
    118

    感恩戴

    成語拼音:
    gǎn ēn dài yì
    成語解釋:
    感:感激;戴:尊敬,推崇。感激別人的恩惠和好處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駱統傳》:“今皆感恩戴,懷欲報之心。”
    119

    官僚主

    成語拼音:
    guān liáo zhǔ yì
    成語解釋: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
    成語出處:
    毛澤東《必須注意經濟工作》:“第二,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該是官僚主的。”
    120

    個人主

    成語拼音:
    gè rén zhǔ yì
    成語解釋:
    個人本身的利益應該高于一切的道德學說或原則,道德的自私自利
    成語出處:
    毛澤東《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這是小資產階級個人主的表現。”
    * 最后一個字是義的成語,義字結尾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