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魂開頭的成語 (46個)

    21

    消膽喪

    成語拼音:
    hún xiāo dǎn sàng
    成語解釋:
    同“飛魄散”。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十四回:“[段愷]使人探知大軍離城不遠,遙望水陸路上,旌旗蔽日,船馬相連,嚇得消膽喪。”
    22

    消魄喪

    成語拼音:
    hún xiāo pò sàng
    成語解釋:
    ①同“飛魄散”。②同“飛魄散”。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7回:“那火炮飛將起去,震的天崩地動,岳撼山搖,城中軍馬,驚得消魄喪,不殺自亂。”
    23

    消魄散

    成語拼音:
    hún xiāo pò sàn
    成語解釋:
    :靈;魄:氣魄,精神。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7回:“李明見先折了一個,卻待也要撥馬回走時,被楊志大喝一聲,驚得消魄散,膽顫心寒,手中那條槍,不知顛倒。”
    24

    不守舍

    成語拼音:
    hún bù shǒu shè
    成語解釋:
    舍:住宅;指人的軀體。靈離開了軀體。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驚恐萬分。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管輅傳》裴松之注引三國 魏 管辰《管輅別傳》:“何之視侯,則不守宅,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槁木,謂之鬼幽。”
    25

    不守宅

    成語拼音:
    hún bù shǒu zhái
    成語解釋:
    見“不守舍”。
    成語出處:
    三國·魏·管辰《管輅別傳》:“何之視侯,則不守宅,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槁木,謂之鬼幽。”
    26

    顛夢倒

    成語拼音:
    hún diān mèng dǎo
    成語解釋:
    猶言神顛倒。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錦堂月·金閶紀遇》套曲:“顛夢倒神未定,忽聽得雨驟風狂鬧五更。”
    27

    飛膽裂

    成語拼音:
    hún fēi dǎn liè
    成語解釋:
    同“飛魄散”。
    成語出處:
    向春《煤城怒火》第二十章:“小島左堵右擋支持不住,看到劉鐵沖在前邊直取他來,嚇的他飛膽裂,關山一群保護著小島狂跑猛竄!”
    28

    飛魄飏

    成語拼音:
    hún fēi pò shān
    成語解釋:
    同“飛魄散”。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7回:“雪白玉體透簾帷,禁不住飛魄飏。”
    29

    耗魄喪

    成語拼音:
    hún hào pò sàng
    成語解釋:
    同“飛魄散”。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府縣·邑令輕重》:“其視州縣守令,若鹓鸞之視腐鼠,一或得之,耗神喪,對妻子失色,甚至昏夜乞哀以求免。”
    30

    耗神喪

    成語拼音:
    hún hào shén sàng
    成語解釋:
    耗:減損,消耗;喪:喪失。嚇得魄都飛散了。形容極為驚恐,不知所措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府縣·邑令輕重》:“其視州縣守令,若鹓鸞之視腐鼠,一或得之,耗神喪,對妻子失色,甚至昏夜乞哀以求免。”
    31

    驚膽落

    成語拼音:
    hún jīng dǎn luò
    成語解釋:
    形容驚恐萬分。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目連雖是圣人,亦得驚膽落。”
    32

    飄魄散

    成語拼音:
    hún piāo pò sàn
    成語解釋:
    同“飛魄散”。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八回:“娘娘見說,飄魄散,急下亭抱起,緊摟在懷。”
    33

    亡魄失

    成語拼音:
    hún wáng pò shī
    成語解釋:
    、魄:即迷信所說的靈。形容萬分驚恐,不知所措;有時也指受到了極大誘惑而不能自持。
    成語出處:
    漢·楊雄《羽獵賦》:“亡魄失。”
    34

    銷腸斷

    成語拼音:
    hún xiāo cháng duàn
    成語解釋:
    見“銷目斷”。
    成語出處:
    宋·劉過《賀新郎》詞:“衣袂京塵曾染處,空有香紅尚軟。料彼此,銷腸斷。”
    35

    消魄奪

    成語拼音:
    hún xiāo pò duó
    成語解釋:
    同“飛魄散”。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79回:“季斯看了多時,又閱其容色之美,服飾之華,不覺手麻腳軟,目睜口呆,意亂神迷,消魄奪。”
    36

    飛天外,魄散九霄

    成語拼音:
    hún fēi tiān wài,pò sàn jiǔ xiāo
    成語解釋:
    :靈;魄: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形容驚恐到了極點或受到了極大誘惑而不能自持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3回:“梁中書看了,嚇得飛天外,魄散九霄。”
    37

    驚膽顫

    成語拼音:
    hún jīng dǎn chàn
    成語解釋:
    形容驚恐萬分。
    成語出處: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33回:“薛舉一枝畫戟神出鬼沒,若舞梨花,遍身解數。官軍看了,個個驚膽顫。”
    38

    驚魄落

    成語拼音:
    hún jīng pò luò
    成語解釋:
    形容極度驚恐。
    成語出處:
    明·陳汝元《金蓮記·詩案》:“此本一上,這廝不獨削籍清朝,抑且置身圜土,使眾人驚魄落,舌結口鉗。”
    39

    銷目斷

    成語拼音:
    hún xiāo mù duàn
    成語解釋:
    謂情思凄苦。
    成語出處:
    唐·嚴休復《唐昌觀玉蕊花折有心人游悵然成二絕》詩:“終日齋心禱玉宸,銷目斷未逢真。”
    40

    搖魄亂

    成語拼音:
    hún yáo pò luàn
    成語解釋:
    顛倒,不能自持。
    成語出處:
    明·張伯起《泣顏回·題恨》:“夢中親見,訴不出許多情話,搖魄亂,那些兒一刻千金價。”
    * 第一個字是魂的成語,魂字開頭的成語,魂字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