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開頭的成語 (72個)
-
21
面如土色
- 成語拼音:
- miàn rú tǔ sè
- 成語解釋:
- 土色:灰黃色。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 捉季布傳文》:“歸到壁前看季布,面如土色結眉額。”
-
22
面折庭爭
- 成語拼音:
- miàn shé tíng zhēng
- 成語解釋:
- 見“面折廷爭”。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公孫弘傳》:“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使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
-
23
面譽背非
- 成語拼音:
- miàn yù bèi fēi
- 成語解釋:
- 見“面譽背毀”。
- 成語出處:
- 《宋史·范杲傳》:“杲性虛誕,與人交,好面譽背非。”
-
24
面諛背毀
- 成語拼音:
- miàn yú bèi huǐ
- 成語解釋:
- 見“面譽背毀”。
- 成語出處:
- 宋·陳文蔚《雙溪書院揭示》:“惟自近世以來,朋友道弊,群居之時,笑侮戲謔,面諛背毀,善不相告,失不相正。”
-
25
面引廷爭
- 成語拼音:
- miàn yǐn tíng zhēng
- 成語解釋:
- 同“面折廷爭”。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梅福傳》:“故京兆尹王章資質忠直,敢面引廷爭。”
-
26
面從腹非
- 成語拼音:
- miàn cóng fù fēi
- 成語解釋:
- 從:聽從,順從。表面順從,心里反對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3回:“世兄果不嫌家伯語重,何難回頭是岸,萬不可面從腹非。”
-
27
面從后言
- 成語拼音:
- miàn cóng hòu yán
- 成語解釋:
- 從:聽從,順從。當面順從,背后亂說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蔣婉傳》:“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從后言,古人之所誡也。”
-
28
面縛銜璧
- 成語拼音:
- miàn fù xián bì
- 成語解釋:
- 兩手反綁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請罪。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六年》:“許男面縛銜璧,大夫衰绖,士輿櫬。”
-
29
面縛輿櫬
- 成語拼音:
- miàn fù yú chèn
- 成語解釋:
- 面縛:反綁著手面向勝利者,表示放棄抵抗;輿櫬:把棺材裝在車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請受刑。這是古代君主戰敗投降的儀式。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六年》:“許男面縛銜璧,大夫衰經,士輿櫬。”
-
30
面紅過耳
- 成語拼音:
- miàn hóng guò ěr
- 成語解釋:
- 形容因激動、窘迫、發怒或羞漸而臉色漲紅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紅過耳,眼觀鼻、鼻觀心的答應了一聲。”
-
31
面紅頸赤
- 成語拼音:
- miàn hóng jǐng chì
- 成語解釋:
- 見“面紅耳赤”。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四卷:“倘有不達時務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兒便要面紅頸赤,大發喉急。”
-
32
面黃肌瘦
- 成語拼音:
- miàn huáng jī shòu
- 成語解釋:
- 面:臉;肌:肌肉;代指身體。面色發黃;身體消瘦。形容人久病體衰或營養不良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 楊梓《霍光鬼諫》:“眼欺縮腮模樣,面黃肌瘦形相。”
-
33
面目可憎
- 成語拼音:
- miàn mù kě zēng
- 成語解釋:
- 面目:面貌;可憎:令人厭惡。相貌丑陋;令人厭惡。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送窮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
-
34
面目全非
- 成語拼音:
- miàn mù quán fēi
- 成語解釋:
- 面目:樣子;非:不是。樣子跟從前完全不同。形容變化大得很。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陸判》:“濯之,盆水盡赤。舉首則面目全非,又駭極。”
-
35
面目一新
- 成語拼音:
- miàn mù yī xīn
- 成語解釋:
- 一下子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 成語出處:
-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內山完造作序》:“似乎大抵受著英國的什么人做的《支那人氣質》的影響,但到近來,卻也有了面目一新的結論了。”
-
36
面貌一新
- 成語拼音:
- miàn mào yī xīn
- 成語解釋:
- 樣子完全改變,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政治上發展民主,經濟上實行改革》:“現在農村面貌一新,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改善了。”
-
37
面貌猙獰
- 成語拼音:
- miàn mào zhēng níng
- 成語解釋:
- 猙獰:樣子兇惡。形容面貌兇惡可怕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0卷:“一個個身長臂大,面貌猙獰。”
-
38
面墻而立
- 成語拼音:
- miàn qiáng ér lì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學之人,如面對墻壁而立,一無所見。
- 成語出處:
- 《尚書·周官》:“不學墻面。”孔安國傳:“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
-
39
面折廷諍
- 成語拼音:
- miàn shé tíng zhèng
- 成語解釋:
- 見“面折廷爭”。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變法箴言》:“爭變法者,吾未見其有面折廷諍、千人皆靡者也。”
-
40
面是心非
- 成語拼音:
- miàn shì xīn fēi
- 成語解釋:
- 謂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里不一。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9回:“從來人面是心非,如何保得到底!”
* 第一個字是面的成語,面字開頭的成語,面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