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開頭的成語 (34個)
-
21
酒食地獄
- 成語拼音:
- jiǔ shí dì yù
- 成語解釋:
- 陷入終日為酒食應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
- 成語出處:
- 宋·朱彧《萍洲可談》卷三:“東坡倅杭,不勝杯酌……疲于應接,乃號杭倅為酒食地獄。”
-
22
酒食征逐
- 成語拼音:
- jiǔ shí zhēng zhú
- 成語解釋:
- 征:召喚;逐:追隨。指酒肉朋友互相邀請吃喝玩樂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游戲相征逐,詡詡強笑語以相取下。”
-
23
酒余茶后
- 成語拼音:
- jiǔ yú chá hòu
- 成語解釋: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成語出處:
- 魯迅《集外集拾遺 幫助文學與幫閑文學》:“但依我們中國的老眼睛看起來,小說是給人消閑的,是為酒余茶后之用。”
-
24
酒醉飯飽
- 成語拼音:
- jiǔ zuì fàn b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飲食得到滿足
- 成語出處:
- 元 高文秀《襄陽會》第一折:“我著他酒醉飯飽,走不動。”
-
25
酒逢知己千杯少
- 成語拼音:
- jiǔ féng zhī jǐ qiān bēi sh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總不厭倦。
- 成語出處:
-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三回:“二人也把別后之事,談了一番。三人俱備大悅。正是: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
26
酒后茶余
- 成語拼音:
- jiǔ hòu chá yú
- 成語解釋: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成語出處:
- 魯迅《而已集 黃花節的雜感》:“從別的地方--如北京,南京,我的故鄉--的例子推想起來,當時大概有若干人痛惜,若干人快意,若干人沒有什么意見,若干人當作酒后茶余的談助的罷。”
-
27
酒酣耳熱
- 成語拼音:
- jiǔ hān ěr rè
- 成語解釋:
- 酣:酒喝得痛快。酒喝得正痛快;耳朵發熱。形容酒興正濃。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丕《與吳質書》:“每至觴酌流行,絲竹并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
-
28
酒后無德
- 成語拼音:
- jiǔ hòu wú dé
- 成語解釋:
- 指醉酒之后胡言亂語或行為出路。
- 成語出處:
- 我當著你大奶奶、姑娘們替你賠個不是,擔待我~罷!
-
29
酒闌興盡
- 成語拼音:
- jiǔ lán xìng jìn
- 成語解釋:
- 闌:盡;興:興致,興夸。酒宴完了,興致也沒了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20回:“大家又與青雯談了些海外的事情,彼酬此酢,不覺日紅西斜,酒闌興盡,諸客中有醉眠的,也有逃席的,紛紛離去。”
-
30
酒囊飯袋
- 成語拼音:
- jiǔ náng fàn dài
- 成語解釋:
- 囊:口袋。裝酒裝飯的口袋。喻指只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 陶岳《荊湖近事》:“馬氏奢僭,諸院王子仆從烜赫,文武之道,未嘗留意。時謂之酒囊飯袋。”
-
31
酒肉弟兄
- 成語拼音:
- jiǔ ròu dì xiōng
- 成語解釋:
- 在一起只是吃喝玩樂而不干正經事、不能共患難的朋友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8回:“哥哥放著常來的一班兒好酒肉弟兄,閑常不睬的是親兄弟,今日才有事,便叫沒捉處。”
-
32
酒肉朋友
- 成語拼音:
- jiǔ ròu péng yǒu
- 成語解釋:
- 在一起只是吃吃喝喝;可以同歡樂;而不能共患難的朋友。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關云長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兩只手送與你荊州來。”
-
33
酒能亂性
- 成語拼音:
- jiǔ néng luàn xìng
- 成語解釋:
-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就會淫亂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說呼全傳》第16回:“酒能亂性,色是敗真。財乃致命,氣動殺身。”
-
34
酒后之勇
- 成語拼音:
- jiǔ hòu zhī yǒng
- 成語解釋:
- 借著酒勁充當勇敢
- 成語出處:
* 第一個字是酒的成語,酒字開頭的成語,酒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