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避開頭的成語 (47個)

    21

    世金門

    成語拼音:
    bì shì jīn mén
    成語解釋:
    以之比喻身為朝官而逃世務。
    成語出處:
    見“世金馬”。
    22

    世離俗

    成語拼音:
    bì shì lí sú
    成語解釋:
    濁世,超脫凡俗
    成語出處:
    東漢 王充《論衡 定賢》:“以清節自守,不降志辱身為賢乎?是則世離俗,長沮、桀溺之類也。”
    23

    兇就吉

    成語拼音:
    bì xiōng jiù jí
    成語解釋:
    開;就:趨。指開禍害而趨向吉利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6回:“主公宜兇就吉,不可輕舉妄動。”
    24

    兇趨吉

    成語拼音:
    bì xiōng qū jí
    成語解釋:
    開;趨:奔赴。指開禍害而趨向吉利
    成語出處:
    宋 王觀國《學林 祠卜》:“以此知曾參不入勝母,漢祖不留柏人,兇趨吉,所不可廢。”
    25

    重逐輕

    成語拼音:
    bì zhòng zhú qīng
    成語解釋:
    開較重的責任,揀輕的承擔。
    成語出處:
    見“重就輕”。
    26

    煩斗捷

    成語拼音:
    bì fán dòu jié
    成語解釋:
    開煩難而比賽簡捷。
    成語出處:
    清 薛福成《選舉論下》:“惟小楷試貼,一望可知優劣,不能無偏重之勢,煩斗捷,流風相師,久之而考者閱者,皆忘其所以然。”
    27

    毀就譽

    成語拼音:
    bì fuǐ jiù yù
    成語解釋:
    詆毀而追求稱譽。
    成語出處:
    《墨子 耕柱》:“且翟(墨翟)聞之:‘為義非毀就譽。’支之茍道,受枉何傷?”
    28

    害就利

    成語拼音:
    bì hài jiù lì
    成語解釋:
    就:接近、走向。躲開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條件。
    成語出處:
    《吳子·圖國第一》:“謀者,所以害就利。”
    29

    跡藏時

    成語拼音:
    bì jì cáng shí
    成語解釋:
    指逃時世。
    成語出處:
    唐 賈至《微子廟碑頌》:“而君崎嶇險阻,跡藏時。”
    30

    井入坎

    成語拼音:
    bì jǐng rù kǎn
    成語解釋:
    見“坑落井”。
    成語出處:
    31

    君三舍

    成語拼音:
    bì jūn sān shě
    成語解釋:
    舍:古代計量單位,1舍=30里。指退讓和回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君三舍。”
    32

    坑落井

    成語拼音:
    bì kēng luò jǐng
    成語解釋:
    躲過了坑,又掉進井里。比喻躲過一害,又受一害。
    成語出處:
    《晉書 褚翜傳》:“今宜共戮力以備賊,幸無外難,而內自相擊,是坑落井也。”
    33

    涼附炎

    成語拼音:
    bì liáng fù yán
    成語解釋:
    謂疏遠開無權勢者,親熱攀附有權勢者。
    成語出處:
    明·朱國楨《涌幢小品》:“母,小人也,涼附炎,且其性殘虐。”
    34

    李嫌瓜

    成語拼音:
    bì lǐ xián guā
    成語解釋:
    以之表示免嫌疑。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35

    溺山隅

    成語拼音:
    bì nì shān yú
    成語解釋:
    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遠遠回
    成語出處:
    漢 司馬相如《美人賦》:“譬于防火水中,溺山隅,此乃未見其可欲。”
    36

    世絕俗

    成語拼音:
    bì shì jué sú
    成語解釋:
    世:隱居不出仕;絕俗:與世間隔絕。脫離現實生活,不和人們往來。形容隱居山林,不與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極處世的態度。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刻意》:“此江海之士,世之人,閑暇者之所好也。”《晉書 華軼傳》:“棲情玄遠,確然絕俗。”
    37

    嫌守義

    成語拼音:
    bì xián shǒu yì
    成語解釋:
    嫌:嫌疑;守義:保守道義。開嫌疑,保守道義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3回:“今主公嫌守義,恐失眾人之望。”
    38

    影斂跡

    成語拼音:
    bì yǐng liǎn jì
    成語解釋:
    指隱蔽起來,不露形跡。
    成語出處:
    宋 葉適《劉建翁墓志銘》:“已而敷暢折衷,隱情遁節,如鐿見象,奸民未嘗不影斂跡也。”
    39

    影匿形

    成語拼音:
    bì yǐng nì xíng
    成語解釋:
    指隱蔽起來,不露形跡。
    成語出處:
    清 侯方域《南省試策二》:“昔人所謂非親非故,何由習知之也。此二者已當不同觀,而況于影匿形,惟恐多此一舉,為身累者乎?”
    40

    跡違心

    成語拼音:
    bì jì wéi xīn
    成語解釋:
    指違背本意而隱匿。
    成語出處:
    清 陳確《答張考夫書》:“其為荊公與非荊公,亦難逃后世之公,某萬不敢跡違心,以負兄夙所教督之意。”
    * 第一個字是避的成語,避字開頭的成語,避字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