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自開頭的成語 (183個)

    121

    尋短見

    成語拼音:
    zì xún duǎn jiàn
    成語解釋:
    短見:本指見識短淺,引申為殺。己認為無法活下去而尋死。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六回:“人家并沒有威脅他,是他尋短見。”
    122

    相抵牾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dǐ wǔ
    成語解釋:
    比喻己說話做事前后抵觸
    成語出處:
    章炳麟《答夢庵》:“夢庵既以聲聞緣覺與大乘菩薩有悲觀樂觀之分,而復言佛法無二、何相抵牾至此!”
    123

    尋煩惱

    成語拼音:
    zì xún fán nǎo
    成語解釋:
    己找來不必要的煩惱
    成語出處:
    巴金《家》六:“他不能夠說服她們,他又何必尋煩惱,浪費精力呢?”
    124

    新改過

    成語拼音:
    zì xīn gǎi guò
    成語解釋:
    新:己重新做人。改正錯誤,重新做起
    成語出處:
    125

    相驚擾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jīng rǎo
    成語解釋:
    己人互相驚嚇不安。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126

    相驚憂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jīng rǎo
    成語解釋:
    己人互相驚動擾亂,造成不安。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127

    相踐踏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jiàn tà
    成語解釋:
    己人互相踩。形容軍隊潰敗時各倉皇逃命的狼狽情況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0回:“軍士相踐踏,死者無數。”
    128

    行其是

    成語拼音:
    zì xíng qí shì
    成語解釋:
    己認為對的就做,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成語出處:
    周恩來《政府工作報告(1954年)》:“他們在工作中往往行其是,不尊重上級的統一領導。”
    129

    相水火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shuǐ huǒ
    成語解釋:
    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樣不能相容。
    成語出處: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六回:“今大王所恃重臣二人,而使相水火,非社稷之福也。”
    130

    崖而反

    成語拼音:
    zì yá ér fǎn
    成語解釋:
    崖:崖岸;反:通“返”,回。舊時送行辭。
    成語出處:
    《莊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望之而不見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窮,送君者皆崖而反,君此遠矣”
    131

    圓其說

    成語拼音:
    zì yuán qí shuō
    成語解釋:
    己把論點表達得圓滿、周全。形容不露破綻。圓:使圓滿;說:觀點;論點。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躊躇了半天,只得仰承憲意,圓其說道:‘職道的話原是一時愚昧之談,作不得準的。’”
    132

    以為得計

    成語拼音:
    zì yǐ wéi dé jì
    成語解釋:
    得計:計謀得逞。以為計謀很對很好了(含貶義)。
    成語出處: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
    133

    以為計

    成語拼音:
    zì yǐ wéi jì
    成語解釋:
    己以為計謀得逞
    成語出處: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
    134

    以為然

    成語拼音:
    zì yǐ wéi rán
    成語解釋:
    然:這樣。己認為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的態度
    成語出處:
    135

    用則小

    成語拼音:
    zì yòng zé xiǎo
    成語解釋:
    用:只憑己的主觀意圖行事,不虛心向人求教。主觀武斷,就辦不成大事。
    成語出處:
    《尚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用則小。”
    136

    由主義

    成語拼音:
    zì yóu zhǔ yì
    成語解釋:
    主張個人由發展、由表現的看法或人生觀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由主義》:“但是由主義取消思想斗爭,主張無原則的和平,結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風發生。”
    137

    找麻煩

    成語拼音:
    zì zhǎo má fán
    成語解釋:
    己給己找麻煩事。
    成語出處:
    王朔《人莫予毒》:“我事先知道您是警察,我還會砸你房門嗎?我不是找麻煩嗎?”
    138

    作孽,不可活

    成語拼音:
    zì zuò niè,bù kě huó
    成語解釋:
    孽:罪惡,災禍。指己招來的罪孽或災禍是逃不脫的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公孫丑》:“天作孽,猶可違;作孽,不可活。”
    139

    作之孽

    成語拼音:
    zì zuò zhī niè
    成語解釋:
    孽:罪惡,災禍。指己招來的罪孽或災禍是逃不脫的
    成語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44章:“與賣國者言救國,與毀法者言護法……盡王揖唐等作之草,如何與彼談判!”
    140

    作主張

    成語拼音:
    zì zuò zhǔ zhāng
    成語解釋:
    指沒有經過上級或有關方面同意,就擅處置。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但那楊景是一個郡馬,怎好就是這等做主張,將他只一刀哈喇了。”
    * 第一個字是自的成語,自字開頭的成語,自字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