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自開頭的成語 (183個)

    61

    力更生

    成語拼音:
    zì lì gēng shēng
    成語解釋:
    依靠己的力量;重新獲得生命。比喻依靠己的力量使事業發展興旺。更生:重新獲得生命。
    成語出處:
    孫中山《中國問題的真解決》:“中國不但會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
    62

    命清高

    成語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成語解釋:
    以為清高(命:認為;以為)。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還命清高,反說富貴的是俗人。”
    63

    取滅亡

    成語拼音:
    zì qǔ miè wáng
    成語解釋:
    己的所作所為導致己的覆滅。
    成語出處:
    《陰符經》下卷:“沉水入火,取滅亡。”
    64

    取其咎

    成語拼音:
    zì qǔ qí jiù
    成語解釋:
    己遭受己招來的罪過。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此乃學生考究不精,取其咎,非圣太子之過也。”
    65

    欺欺人

    成語拼音:
    zì qī qī rén
    成語解釋:
    欺騙己;也欺騙別人。用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騙別人。形容別有用心或虛偽無力的欺騙行為。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8卷:“因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欺,此又是欺之甚者。’”
    66

    然而然

    成語拼音:
    zì rán ér rán
    成語解釋:
    由發展;必然這樣。指非經人力干預而然如此。然:事物本身固有的樣子。
    成語出處:
    《牟子理惑篇》:“夫吉兇之與善惡,猶善惡之乘形聲,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67

    是不彰

    成語拼音:
    zì shì bù zhāng
    成語解釋:
    是:以為是;彰:明晰。以為是的人則是非不明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經》第24章:“見者不明,是者不彰。”
    68

    上而下

    成語拼音:
    zì shàng ér xià
    成語解釋:
    從上到下
    成語出處:
    鄧小平《黨與抗日民主政權》:“有的可采取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下而上的方式,總以能教育群眾、糾正錯誤、保證黨的領導為原則。”
    69

    視甚高

    成語拼音:
    zì shì shèn gāo
    成語解釋:
    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學識等)。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6回:“我暗想這個人視甚高,看來文字總也是好的,便不相強。”
    70

    成語拼音:
    zì sī zì lì
    成語解釋:
    只為己打算;只顧己利益。形容私心重。
    成語出處:
    宋 程頤《二程語錄》:“然要卒歸乎利之規模。”
    71

    我標榜

    成語拼音:
    zì wǒ biāo bǎng
    成語解釋:
    標榜:吹噓,夸耀。己吹噓
    成語出處:
    金玉舟《趙匡胤》第六章:“又將己如何盡心侍候,墊錢買藥等事一一我標榜一番,都說給柴守禮聽。”
    72

    我表現

    成語拼音:
    zì wǒ biǎo xiàn
    成語解釋:
    顯示或宣揚己的優點,使己突出。
    成語出處:
    清《詩集導言》:“他主張詩的本職專在抒情,在我表現,詩人的利器只有純粹的直觀。”
    73

    我作祖

    成語拼音:
    zì wǒ zuò zǔ
    成語解釋:
    :從,由。由我創新,不循舊法。指不因襲前人舊例,有所創新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譚劇雜札》:“譬如以三家村學究口號歪詩擬《康衢》、《擊壤》,謂‘我作祖,出口成章’,豈不可笑!”
    74

    下而上

    成語拼音:
    zì xià ér shàng
    成語解釋:
    從下到上
    成語出處:
    鄧小平《黨與抗日民主政權》:“有的可采取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下而上的方式,總以能教育群眾、糾正錯誤、保證黨的領導為原則。”
    75

    尋死路

    成語拼音:
    zì xún sǐ lù
    成語解釋:
    己走上毀滅的道路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7回:“話說楊志當時在黃泥岡上,被取了生辰綱去,如何回轉去見得梁中書,欲要就岡子上尋死路。”
    76

    相魚肉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yú ròu
    成語解釋:
    魚肉:以人為魚肉;比喻殘殺。比喻內部相殘殺。
    成語出處:
    《晉書 劉元海載記》:“今司馬氏父子兄弟相魚肉,此天厭晉德,授之于我。”
    77

    成語拼音:
    zì xiá zì yì
    成語解釋:
    暇:空閑,閑暇;逸:安樂,安閑。己找空閑安逸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5回:“而乃逸,惟宮臺是飾,必有危亡之禍矣。”
    78

    由放任

    成語拼音:
    zì yóu fàng rèn
    成語解釋:
    不加約束,任它由發展。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由主義》:“心目中沒有集體生活的原則,只有由放任。”
    79

    有公論

    成語拼音:
    zì yǒu gōng lùn
    成語解釋:
    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眾然會有評論。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捍庾公呴又問:‘何者居其右?’王曰:‘有人。’又問:‘何者是?’王曰:‘噫!其有公論。’”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朝廷有公論,汝豈可造次?”
    80

    以為是

    成語拼音:
    zì yǐ wéi shì
    成語解釋:
    己總認為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為:認為;是:對;正確)。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眾皆悅之,以為是。”
    * 第一個字是自的成語,自字開頭的成語,自字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