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開頭的成語 (33個)
-
21
片甲不回
- 成語拼音:
- piàn jiǎ bù huí
- 成語解釋:
- 一個士兵也沒回來。形容全軍覆沒。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平話》中卷:“張飛笑曰:‘吾用一計,使曹公片甲不回。’”
-
22
片甲不留
- 成語拼音:
- piàn jiǎ bù liú
- 成語解釋:
- 甲:鎧甲;古代用皮革或金屬制成的用來防身護體的戰衣。連一片鎧甲也沒留下。形容全軍被消滅。
- 成語出處:
- 清 錢彩《說岳全傳》第23回:“為足的在此扎營,意欲等候番兵來,殺他一個片甲不留。”
-
23
片鱗半爪
- 成語拼音:
- piàn lín bàn zhǎo
- 成語解釋:
- 喻事物的極小部分。
- 成語出處:
- 清·陳田《明詩紀事·孫宜》:“余觀其詩,剽擬字句,了無意味,求杜之片鱗半爪不可得。”
-
24
片瓦無存
- 成語拼音:
- piàn wǎ wú cún
- 成語解釋:
- 一塊瓦都沒有了。形容房屋全部毀壞。
- 成語出處:
- 《明史 五行志一》:“貴州暴雪,形如土磚,居民片瓦無存者。”
-
25
片言居要
- 成語拼音:
- piàn yán jū yào
- 成語解釋:
- 片言:簡短的幾句話。簡短的幾句話就能概括出要點
- 成語出處:
- 晉·陸機《文賦》:“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
26
片言只字
- 成語拼音:
- piàn yán zhǐ zì
- 成語解釋:
- 不多的幾句話,極少的幾個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 成語出處:
- 晉 陸機《謝平原內史表》:“片言只字,不關其間;事蹤筆跡,皆可推校。”
-
27
片紙只字
- 成語拼音:
- piàn zhǐ zhī zì
- 成語解釋:
- 指零碎的文字材料;也指簡短的書信。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得其片紙只字者,重如拱璧。”
-
28
片光零羽
- 成語拼音:
- piàn guāng líng yǔ
- 成語解釋:
- 比喻零星的珍貴品。
- 成語出處:
- 黃遠庸《記者眼中之孫中山》:“又中山政見,亦僅片光零羽,見于報章。”
-
29
片接寸附
- 成語拼音:
- piàn jiē cùn fù
- 成語解釋:
- 比喻生拼硬湊。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且才分不同,思緒各異,或制首以通尾,或片接以寸附,然通制者蓋寡,接附者甚眾。”
-
30
片善小才
- 成語拼音:
- piàn shàn xiǎo cái
- 成語解釋:
- 片善:微小的優點。指小有才能的人
- 成語出處:
- 《陳書·陸瑜傳》:“吾識覽雖局,未曾以言議假人,至于片善小才,特用嗟賞。”
-
31
片文只事
- 成語拼音:
- piàn wén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軼事。
- 成語出處:
- 《宋書·志序》:“司馬遷制一家之言,始區別名題,至乎禮儀刑政,有所不盡,乃于紀傳之外,創立八書,片文只事,鴻纖備舉。”
-
32
片言九鼎
- 成語拼音:
- piàn yán jiǔ dǐng
- 成語解釋:
- 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象征九州。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說話十分守信
- 成語出處: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季布一諾千金,人服其信。”
-
33
片云遮頂
- 成語拼音:
- piàn yún zhē dǐ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得到別人的恩澤。
- 成語出處:
-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小人到前面死了呵,那生那世,做驢做馬,填還這債,若不死呵,但得片云遮頂,此恩必當重報也。”
* 第一個字是片的成語,片字開頭的成語,片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