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開頭的成語 (53個)
-
41
四郊多壘
- 成語拼音:
- sì jiāo duō lěi
- 成語解釋:
- 四郊營壘很多。本指頻繁地受到敵軍侵擾。形容外敵侵迫,國家多難。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四郊多壘,此卿大夫之辱也。”
-
42
四面出擊
- 成語拼音:
- sì miàn chū jī
- 成語解釋:
- 形容工作全面展開,沒有重點。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不要四面出擊》:“總之不要四面出擊。四面出擊,全國緊張,很不好。”
-
43
四時之氣
- 成語拼音:
- sì shí zhī qì
- 成語解釋:
- 本指一年四季的氣象,后以“備四時之氣”喻指人的氣度弘遠。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謝太傅絕重褚公,常稱褚季野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
-
44
四亭八當
- 成語拼音:
- sì tíng bā dàng
- 成語解釋:
- 亭、當:即停當,妥貼。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貼。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答呂伯恭書》:“不知如何整頓得此身心四亭八當,無許多凹凸也。”
-
45
四停八當
- 成語拼音:
- sì tíng bā dāng
- 成語解釋:
- 見“四亭八當”。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1卷:“須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間,自然見個道理,四停八當。”
-
46
四體百骸
- 成語拼音:
- sì tǐ bǎi hái
- 成語解釋:
- 見“四肢百骸”。
- 成語出處:
-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73回:“胎一成,則四體百骸氣隨欲至,如珠滾荷盤,如煙含柳縷,無不可到之處也。”
-
47
四通五達
- 成語拼音:
- sì tōng wǔ dá
- 成語解釋:
- 四通八達。形容交通暢達無阻。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夫陳留,天下之沖,四通五達之郊地。”
-
48
四肢百骸
- 成語拼音:
- sì zhī bǎi hái
- 成語解釋:
- 人體的各個部分。泛指全身。
- 成語出處:
- 宋·文天祥《高沙道中》詩:“四肢與百骸,屈曲如杯錈。”
-
49
四戰之地
- 成語拼音:
- sì zhàn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指四面平坦,無險可守,容易受攻擊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史記·樂毅列傳》:“趙,四戰之地也,其民習兵,伐之不可。”《后漢書·荀彧傳》:“穎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沖。”
-
50
四沖八達
- 成語拼音:
- sì chōng bā dá
- 成語解釋:
- 同“四沖六達”。
- 成語出處:
-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橫通》:“然通之為名,蓋取譬于道路,四沖八達,無不可至,謂之通也。”
-
51
四德三從
- 成語拼音:
- sì dé sān cóng
- 成語解釋:
- 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指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準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娶了個四德三從宰相女,平生愿足,托賴著眾親故。”
-
52
四方八面
- 成語拼音:
- sì fāng bā miàn
- 成語解釋:
- 到處;各個方面。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懷岳禪師》:“忽遇四方八面來怎么生?”宋·楊萬里《過百家渡四絕句》之二:“莫問早行奇絕處,四方八面野香來。”
-
53
四肢百體
- 成語拼音:
- sì zhī bǎi tǐ
- 成語解釋:
- 見“四肢百骸”。
- 成語出處:
- 老舍《趙子曰》:“趙子曰四肢百體一齊往外漲,差一些沒把大襖,幸虧是新買的,撐開了綻。”
* 第一個字是四的成語,四字開頭的成語,四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