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鼎字的成語 (87個)
-
61
染指于鼎
- 成語拼音:
- rǎn zhǐ yú dǐng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用青銅制成的炊具,多為圓形,三足兩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點湯。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 成語出處:
- 《左傳 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嘗之而出。”
-
62
折鼎覆餗
- 成語拼音:
- shé dǐng fù zú
- 成語解釋:
- 見“折足覆餗”。
- 成語出處:
- 《南史·張弘策傳》:“拓怯而無斷,喧弱而不才,折鼎覆餗,忮踵可待。”
-
63
三分鼎立
- 成語拼音:
- sān fēn dǐng lì
- 成語解釋:
-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 成語出處:
- 《魏書 匈奴劉聰等傳序》:“論土不出江漢,語地僅接褒斜,而謂握皇符,乘帝籍,三分鼎立,比蹤王者。”
-
64
三分鼎足
- 成語拼音:
- sān fēn dǐng zú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成語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愿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
65
笙歌鼎沸
- 成語拼音:
- shēng gē dǐng fèi
- 成語解釋:
- 形容樂聲歌聲熱鬧非常。
- 成語出處:
- 宋·吳自牧《夢粱錄·清明節》:“此日又有龍舟可觀,都人不論貧富,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
-
66
四海鼎沸
- 成語拼音:
- sì hǎi dǐng fèi
- 成語解釋:
- 四海:古人以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用以指全國各地;鼎沸:比喻局勢不安定,如同鼎水沸騰。形容天下大亂。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蜀志·譙周傳》:“既非秦末鼎沸之時,實有六國并據之勢。”《晉書·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與足下,當相避于中原耳。”
-
67
三牲五鼎
- 成語拼音:
- sān shēng wǔ dǐng
- 成語解釋:
- 舊時形容祭品豐盛。后來也形容食物美好。
- 成語出處:
- 元 高明《琵琶記 蔡公逼伯喈赴試》:“三牲五鼎供朝夕,須勝似啜菽并飲水。”
-
68
商彝夏鼎
- 成語拼音:
- shāng yí xià dǐng
- 成語解釋:
- 夏商的青銅禮器。泛稱極其珍貴的古董。
- 成語出處:
- 清·沈起鳳《諧鐸·呂仙寶筏》:“君文氣息逼似《兩京》,次者亦韓潮蘇海,若以此獵取功名,譬猶執商彝夏鼎鬻諸五都之肆,非弗寶貴,而無如識者希也。”
-
69
三足鼎立
- 成語拼音:
- sān zú dǐng lì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圓形;三足;兩耳。像三條腿的鼎那樣立著。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欲三分鼎,連衡合從,也宜以時定。”
-
70
調和鼎鼐
- 成語拼音:
- tiáo hé dǐng nài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三足兩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調味。比喻處理國家大事。多指宰相職責。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裴度傳》:“果聞勿藥之喜,更喜調鼎之功。”
-
71
天下鼎沸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dǐng fèi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鼎沸:鼎里的水沸騰。比喻社會動蕩,政局不穩,人心煥散,惶惶思變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冏《六代論》:“由是天下鼎沸,奸兇并爭。”
-
72
五鼎萬鐘
- 成語拼音:
- wǔ dǐng wàn zhōng
- 成語解釋:
- 指高官厚祿。
- 成語出處:
- 明·宋濂《永思堂記》:“如羊之跪乳,鳥之反哺,其樂將矢誰,視五鼎萬鐘若不能過之。”
-
73
瓦棺篆鼎
- 成語拼音:
- wǎ guān zhuàn dǐng
- 成語解釋:
- 瓦棺:古代陶土葬具;篆鼎:鑄有篆文的鼎器。泛指古董文物
- 成語出處:
- 唐·杜牧《李賀集序》:“風檣陣馬,不足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為其古也。”
-
74
夏鼎商彝
- 成語拼音:
- xià dǐng shāng yí
- 成語解釋:
- 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 成語出處:
- 元湯式《一枝花 贈王馬杓》套曲:“縱然道夏鼎商彝休將做寶貝啶,也不似他情忺。”
-
75
一代鼎臣
- 成語拼音:
- yī dài dǐng chén
- 成語解釋:
- 見“一代宗臣”。
- 成語出處:
- 《南史·丘靈鞠傳》:“公為一代鼎臣,不可復為覆餗sù。”
-
76
魚游沸鼎
- 成語拼音:
- yú yóu fèi dǐng
- 成語解釋:
- 見“魚游沸鼎”。
- 成語出處:
- 唐·李商隱《行次昭應縣道上》詩:“魚游沸鼎知無日,鳥覆危巢豈待風。”
-
77
魚游沸鼎,燕巢飛幕
- 成語拼音:
- yú yóu fèi dǐng,yàn cháo fēi mù
- 成語解釋:
- 沸:開水;鼎:古代鍋類器皿;巢:筑巢。魚在開水鍋里游,燕子把窩做在帷幕上。比喻處境危險,快要滅亡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方當系頸蠻邸,懸首稿街,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
78
一言九鼎
- 成語拼音:
- yī yán jiǔ dǐng
- 成語解釋:
- 一句話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決定作用的言論或意見。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
-
79
言重九鼎
- 成語拼音:
- yán zhòng jiǔ dǐng
- 成語解釋:
- 形容說話有分量,比較比來九鼎也不算重。
- 成語出處:
- 宋·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卷十五:“昔之所以議進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權位,故其一言之出,則九鼎不足為重。”
-
80
鐘鼎人家
- 成語拼音:
- zhōng dǐng rén jiā
- 成語解釋:
- 見“鐘鼎之家”。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雖然算不得簪纓門第、鐘鼎人家,卻倒過得親親熱熱,安安靜靜。”
* 鼎的成語,帶鼎字的成語,包含鼎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