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雞字的成語 (156個)

    61

    鳴馌耕

    成語拼音:
    jī míng gǒu g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婦女勤儉治家。語本《詩·鄭風·女曰鳴》:“女曰鳴,士曰昧旦。”又《豳風·七月》:“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成語出處:
    《詩經·豳風·七月》:“同我婦子,馌彼南畝。”
    62

    鳴候旦

    成語拼音:
    jī míng hòu dàn
    成語解釋:
    見“鳴戒旦”。
    成語出處:
    宋·徐鉉《和張先輩見寄》:“鳴候旦寧辭晦,松節凌霜幾換秋。”
    63

    鳴戒旦

    成語拼音:
    jī míng jiè dàn
    成語解釋:
    怕失曉而耽誤正事,天沒亮就起身。
    成語出處:
    《詩經 齊風 鳴序》:“《鳴》,思賢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陳賢妃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64

    鳴犬吠

    成語拼音:
    jī míng quǎn fèi
    成語解釋:
    見“鳴狗吠”。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公孫丑上》:“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
    65

    鳴起舞

    成語拼音:
    jī míng qǐ wǔ
    成語解釋:
    指胸懷大志、及時奮發的豪壯氣概。
    成語出處:
    宋·韓元吉《薄幸》詞:“都莫問功名事,白發漸星星如許。任鳴起舞,鄉關何在。憑高目盡孤鴻去。”
    66

    毛蒜皮

    成語拼音:
    jī máo suàn pí
    成語解釋:
    比喻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敵當前,同心協力還怕遲誤,誰還記著那些毛蒜皮的小事兒。”
    67

    皮疙瘩

    成語拼音:
    jī pí gē dā
    成語解釋:
    受到驚嚇或寒冷在人的皮膚上出現的類似皮上的小疙瘩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0回:“你這個令收起來罷,把我麻煩的一身皮疙瘩了!”
    68

    皮鶴發

    成語拼音:
    jī pí hè fà
    成語解釋:
    皮膚發皺,頭發蒼白。指老人。
    成語出處:
    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牽絲作老翁,皮鶴發與真同。”
    69

    犬不安

    成語拼音:
    jī quǎn bù ān
    成語解釋:
    見“犬不寧”。
    成語出處:
    劉流《烈火金剛》第十回:“我這是何苦,燒香引鬼,搬磚打人砸了自己的腳面,鬧得我犬不安!”
    70

    犬不驚

    成語拼音:
    jī quǎn bù jīng
    成語解釋:
    狗都沒受到驚擾。形容行軍紀律嚴明;也指相安無事。
    成語出處:
    宋 彭龜年《壽張京甲十首(其八)》:“翁見一笑大歡足,犬不驚仁意多。”
    71

    犬不留

    成語拼音:
    jī quǎn bù liú
    成語解釋:
    狗都不留下。形容斬盡殺絕或搶掠一空。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痛史》第六回:“探馬報說沿江上下全是元兵,江陰已經失守,常州已經被屠,常州城內犬不留,知常州府事家鉉翁不知去向。”
    72

    犬不寧

    成語拼音:
    jī quǎn bù níng
    成語解釋:
    寧:安寧。連狗都不得安寧;形容騷擾得十分厲害。
    成語出處: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嘩然而駭者,雖狗不得寧焉。”
    73

    犬不聞

    成語拼音:
    jī quǎn bù wén
    成語解釋:
    形容極為荒涼冷僻。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9回:“凡沖要通衢大路,都沒一個人煙,靜悄悄地,犬不聞,就要一滴水,也沒喝處,那討酒食來?”
    74

    棲鳳巢

    成語拼音:
    jī qī fèng cháo
    成語解釋:
    棲:居住。住在鳳凰的窩里。比喻才德卑下的人占據高位。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六:“棲鳳巢,非其同類出去。”
    75

    犬皆仙

    成語拼音:
    jī quǎn jiē xiān
    成語解釋:
    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后,把剩下的藥撒在院子里,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的人也跟著得勢。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道虛》:“淮南王劉安坐反而死,天下并聞,當時并見,儒書尚有言其得道仙去,犬升天者。”
    76

    犬桑麻

    成語拼音:
    jī quǎn sāng má
    成語解釋:
    形容鄉村的安靜生活。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53回:“又走了一里多路,是一個鄉鎮了,田里種著菜,籬笆里栽著花,大有‘犬桑麻’光景。”
    77

    犬升天

    成語拼音:
    jī quǎn shēng tiān
    成語解釋:
    比喻一個人做了大官;和他有關的人也跟著得勢。
    成語出處:
    東漢 王充《論衡 道虛》:“淮南王劉安坐反而死,天下并聞,當時并見,儒書尚有言其得道仙去,犬升天者。”
    78

    犬無驚

    成語拼音:
    jī quǎn wú jīng
    成語解釋:
    見“犬不驚”。
    成語出處:
    明·酉陽野史《續三國演義》第17回:“城中兵不血刃,犬無驚,百姓大悅。”
    79

    犬相聞

    成語拼音:
    jī quǎn xiāng wén
    成語解釋:
    指人煙稠密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80

    聲鵝斗

    成語拼音:
    jī shēng é dòu
    成語解釋:
    比喻吵吵鬧鬧,彼此不和。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1回:“從今咱們兩個丟開手,省得聲鵝斗,叫別人笑話。”
    * 雞的成語,帶雞字的成語,包含雞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