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魚字的成語 (233個)
-
141
魚帛狐篝
- 成語拼音:
- yú bó hú gōu
- 成語解釋:
- 典出《史記·陳涉世家》:“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閑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后以
- 成語出處:
- 《史記·陳涉世家》:“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
-
142
魚傳尺素
- 成語拼音:
- yú chuán chǐ sù
- 成語解釋:
- 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 成語出處:
- 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
143
魚腸尺素
- 成語拼音:
- yú cháng chǐ sù
- 成語解釋:
- 指書信。
- 成語出處:
- 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魚腸尺素,鳳足數行,書此謝辭,終知不盡。”
-
144
魚沉鴻斷
- 成語拼音:
- yú chén hóng duàn
- 成語解釋:
- 同“魚沉雁杳”。
- 成語出處:
- 明·王玉峰《焚香記·餞別》:“又恐魚沉鴻斷,阻隔云山,銜悲飲淚有萬千。”
-
145
魚沉雁靜
- 成語拼音:
- yú chén yàn jìng
- 成語解釋:
- 同“魚沉雁杳”。
- 成語出處:
- 明·高濂《瓦盆兒·題情》套曲:“未知道自別來他心可至誠,他應恨魚沉雁靜。”
-
146
魚沉雁落
- 成語拼音:
- yú chén yàn luò
- 成語解釋:
- 典出《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以“魚沉雁落”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成語出處:
- 《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
147
魚沉雁渺
- 成語拼音:
- yú chén yàn miǎo
- 成語解釋:
- 見“魚沉雁渺”。
- 成語出處: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二回:“謖如蒿目時艱,空自拊髀,兼之寶山僻在海隅,文報不通,迢遞并云,魚沉雁渺,十分懊惱。”
-
148
魚沉雁杳
- 成語拼音:
- yú chén yàn y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 成語出處:
- 唐·戴叔倫《相思曲》:“魚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
149
魚腸雁足
- 成語拼音:
- yú cháng yàn zú
- 成語解釋:
- 泛指書信。
- 成語出處:
- 唐·李紳《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詩:“魚腸雁足望緘封,地遠三江嶺萬重。”
-
150
魚大水小
- 成語拼音:
- yú dà shuǐ xi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生產不夠消費。也比喻機構臃腫,行動不靈。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的序言和跋》:“假若我們縮小自己的機構,使兵精政簡,我們的戰爭機構雖然小了,仍然是有力量的;而因克服了魚大水小的矛盾……”
-
151
雁斷魚沉
- 成語拼音:
- yàn duàn yú chén
- 成語解釋:
- 見“雁逝魚沉”。
- 成語出處:
- 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雁斷魚沉,久隔音塵,此后相思兩地分。”
-
152
魚釜塵甑
- 成語拼音:
- yú fǔ chén zèng
- 成語解釋:
- 《后漢書·獨行傳·范冉》:“(范冉)遭黨人禁錮,遂推鹿車,載妻子,捃拾自資,或寓息客廬,或依宿樹蔭。如此十馀年,乃結草室而居焉。所止單陋,有時糧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范冉字史云,桓帝時曾任萊蕪長。后以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獨行傳·范冉》:“(范冉)遭黨人禁錮,遂推鹿車,載妻子,捃拾自資,或寓息客廬,或依宿樹廕。如此十馀年,乃結草室而居焉。所止單陋,有時糧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
-
153
魚封雁帖
- 成語拼音:
- yú fēng yàn tiē
- 成語解釋:
- 泛指書信。
- 成語出處:
- 《吳騷·步步嬌·閨怨》:“湘江竭,燕山截,斷魚封雁帖。”《南宮詞紀·絳都春·四時怨別》:“傷秋宋玉悲何切,盼征鴻在天外行列,煩寄卻魚封雁帖。”
-
154
鳶飛魚躍
- 成語拼音:
- yuān fēi yú yuè
- 成語解釋:
- 鳶:老鷹。鳥在天空中飛翔;魚在水中跳躍。形容萬物各得其所、放任自然的樂趣。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
-
155
魚貫而出
- 成語拼音:
- yú guàn ér chū
- 成語解釋:
- 像游魚那樣連貫著出現。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擇,從竇中魚貫而出,外面正是一條逼狹的胡同,還靜悄悄的沒人阻住。”
-
156
魚貫而進
- 成語拼音:
- yú guàn ér jìn
- 成語解釋:
- 貫:連貫。像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
157
魚貫而前
- 成語拼音:
- yú guàn ér qián
- 成語解釋:
- 貫:連貫。像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
- 成語出處:
- 《宋史·折德庡傳附繼閔》:“賊緣崖腹微徑魚貫而前,城中矢石亂下。”
-
158
魚貫而入
- 成語拼音:
- yú guàn ér rù
- 成語解釋:
- 像游魚那樣首尾連貫地進入。比喻有秩序地相繼而進。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
159
魚貫而行
- 成語拼音:
- yú guàn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象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跟一個單行前進。
- 成語出處:
- 晉·范汪《請嚴詔諭庾翼還鎮疏》:“而玄冬之月,沔漢干涸,皆當魚貫而行。”
-
160
魚貫雁比
- 成語拼音:
- yú guàn yàn bǐ
- 成語解釋:
- 見“魚貫雁行”。
- 成語出處:
- 清·張岱《陶庵夢憶·揚州清明》:“余所見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擬,然彼皆團簇一塊,如畫家橫披,此獨魚貫雁比,舒長且三十里焉,則畫家之手卷矣。”
* 魚的成語,帶魚字的成語,包含魚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