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魂字的成語 (133個)

    101

    蕩揚

    成語拼音:
    shén hún dàng yáng
    成語解釋:
    蕩:搖動;揚:飛起。形容精神飄忽不定
    成語出處: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一卷:“添香侍者似風狂,執磐的頭陀呆了半晌,作法的者黎神蕩揚,不顧那本師和尚,聒起那法堂。”
    102

    飛越

    成語拼音:
    shén hún fēi yuè
    成語解釋:
    形容寫作時想象力肆意馳騁。
    成語出處:
    宋·王禹偁《謝加朝請大夫表》:“涕泗縱橫,亂于縻綆,神飛越,若在煙霄。”
    103

    撩亂

    成語拼音:
    shén hún liáo luàn
    成語解釋:
    撩亂:同“繚亂”,紛亂。指心神紛亂不定
    成語出處:
    宋·楊澤民《夜游宮》:“致得心腸轉。教令得神撩亂。”
    104

    落魄

    成語拼音:
    sàng hún luò pò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成語出處:
    管樺《懲罰》:“鬼子山本踉蹌了一下,岔開兩腿,喪落魄地瞥了一眼從死尸堆里露出半個臉的川島。”
    105

    落魄

    成語拼音:
    shī hún luò pò
    成語解釋:
    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做子弟的,失落魄,不惜余生。”
    106

    飄蕩

    成語拼音:
    shén hún piāo dàng
    成語解釋:
    形容精神飄忽。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四回:“黃天祥不知所以,抬頭看時,不覺神飄蕩,一會兒不知南北,昏昏慘慘,被步下軍卒生擒下馬。”
    107

    七魄

    成語拼音:
    sān hún qī pò
    成語解釋:
    :舊指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魄:舊指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道家語,稱人身有“三七魄”。
    成語出處:
    《抱樸子·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則自見其身中之三七魄。”
    108

    喪膽

    成語拼音:
    shī hún sàng dǎn
    成語解釋:
    形容極度恐慌。
    成語出處:
    巴金《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他那四方臉、紫紅臉膛、寬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貫長虹的英雄氣概,使得那一群脫離了大隊的英國皇家軍失喪膽。”
    109

    失據

    成語拼音:
    shén hún shī jù
    成語解釋:
    :神志;據:依托。形容神志失去常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1回:“是夜多渾蟲醉倒在坑,二鼓人定,賈璉便溜進來相會,一見面早已神失據!”
    110

    失魄

    成語拼音:
    sàng hún shī pò
    成語解釋:
    原義為失去了魄。形容極度驚慌、恐懼。
    成語出處:
    魯迅《墳 未有天才之前》:“自從新思潮來到中國以后,其實何嘗有力,而一群老頭子,還有少年,卻已喪失魄的來講國故了。”
    111

    喪魄

    成語拼音:
    shī hún sàng pò
    成語解釋:
    ①形容心煩意亂,精神恍惚。②形容極度驚恐不安。
    成語出處:
    元 劉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兒為母不安,這些時衣不解帶,寢食俱發,憂凄不止,行坐之間,猶如失喪魄。”
    112

    喪膽消

    成語拼音:
    sàng hún xiāo hún
    成語解釋:
    喪:喪失;消:失去。形容驚恐到極點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1回:“今日路當險處,遇此勁敵,那殘兵又都是個傷弓之鳥,誰人不喪膽消!”
    113

    喪膽銷

    成語拼音:
    sàng hún xiāo hún
    成語解釋:
    喪、銷:失去。形容驚恐到極點。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四折:“暗自凝睛,不由我不喪膽銷忽地驚。”
    114

    搖蕩

    成語拼音:
    shén hún yáo dàng
    成語解釋:
    形容心神恍惚,難以把握。亦作“神搖蕩”、“神蕩揚”、“神飄蕩”。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八卷:“沈將仕看見李三情狀,一發神搖蕩。”
    115

    攝魄鉤

    成語拼音:
    shè pò gōu hún
    成語解釋:
    攝:收取。舊時傳說,妖魔鬼怪或某種迷信邪術,能鉤取人的魄,來禍害人。
    成語出處:
    明·朱權《沖漠人》第二折:“你三個自今日,當遠離,再休要詠月吟風,攝魄鉤,把人狐魅。”
    116

    色授

    成語拼音:
    sè shòu hún yǔ
    成語解釋:
    色:神色;授、與:給予。形容彼此用眉目傳情,心意投合。
    成語出處:
    漢 司馬相如《上林賦》:“長眉連娟,微睇綿藐,色授與,心愉于側。”李善注引張揖曰:“彼色來授,我往與接也。”
    117

    神搖

    成語拼音:
    shén yáo hún dàng
    成語解釋:
    搖:搖動;蕩:飄蕩。心神恍惚,難以把握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9回:“喜得公孫乾和異人目亂心迷,神搖蕩,口中贊嘆不已。”
    118

    喪膽

    成語拼音:
    wáng hún sàng dǎn
    成語解釋:
    形容驚慌恐懼到極點。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破天陣》:“殺匈奴亡喪膽,保家邦萬載咸寧。”
    119

    失魄

    成語拼音:
    wáng hún shī hún
    成語解釋:
    、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二折:“餓的我肚里饑失喪魄,凍的我身上冷無顏落色。”
    120

    喪魄

    成語拼音:
    wáng hún sàng pò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驚慌恐懼或心神不寧。
    成語出處:
    《孤本元明雜居 打董達》第二折:“哥哥你寬肺腑,休間阻,我教他亡喪魄,認個賢。”
    * 魂的成語,帶魂字的成語,包含魂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