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高字的成語 (449個)

    441

    自命清

    成語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成語解釋:
    自以為清(命:認為;以為)。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還自命清,反說富貴的是俗人。”
    442

    指日

    成語拼音:
    zhǐ rì gāo shēng
    成語解釋:
    見“指日升”。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文臣》:“代天巡狩,贊稱巡按;指日升,預賀官僚。”
    443

    眾人拾柴火焰

    成語拼音:
    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
    成語解釋:
    比喻人多力量大。
    成語出處:
    姜樹茂《漁島怒潮》第五章:“‘眾人拾柴火焰’,只要群眾發動起來了,搬山山倒,填海海平。”
    444

    自視甚

    成語拼音:
    zì shì shèn gāo
    成語解釋:
    把自己看得很(多指身分,學識等)。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6回:“我暗想這個人自視甚,看來文字總也是好的,便不相強。”
    445

    這山望著那山

    成語拼音: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
    成語解釋:
    比喻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環境不滿意,老認為別的工作、別的環境更好。
    成語出處:
    明·李開先《詞謔》引劉天民曲:“今日不知明日事,這山望著那山。”
    446

    債臺

    成語拼音:
    zhài tái gāo zhù
    成語解釋:
    筑起很的債務臺。形容欠債很多。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諸侯王表序》:“有逃責(債)之臺。”唐 顏師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負責(債),無以歸之,主迫責急,乃逃于此臺,后人因以名之。”
    447

    重望

    成語拼音:
    zhòng wàng gāo míng
    成語解釋:
    擁有崇的名望。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吏部一·臺省互改》:“唯顧涇陽憲臣以銓郎救辛總憲外謫,后再入吏部,最為創見,然重望名,終不得志而去。”
    448

    置諸

    成語拼音:
    zhì zhū gāo gé
    成語解釋:
    捆起來以后放在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成語出處:
    廖仲愷《作事必須有恒心》:“當時兄弟以為這種書干燥無味,太沒意趣,所以不甚當心,遂置諸閣。”
    449

    置之

    成語拼音:
    zhì zhī gāo gé
    成語解釋:
    閣:儲藏器物的架。捆起來以后放在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成語出處:
    《晉書 庾翼傳》:“此輩宜束之閣,俟天下太平,然后議其任耳。”
    * 高的成語,帶高字的成語,包含高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