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高字的成語 (449個)

    361

    束之

    成語拼音:
    shù zhī gāo wū
    成語解釋:
    同“束之閣”。
    成語出處:
    明·李贄《讀書樂》詩:“棄置莫讀,束之屋,怡性養神,輟歌送哭。”
    362

    地厚

    成語拼音:
    tiān gāo dì hòu
    成語解釋:
    原形容天地的廣大,后形容恩德極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艱巨、嚴重,關系的重大。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正月》:“謂天蓋,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脊。”
    363

    地迥

    成語拼音:
    tiān gāo dì jiǒng
    成語解釋:
    迥:遠。形容極其遠。
    成語出處: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天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364

    地下

    成語拼音:
    tiān gāo dì xià
    成語解釋:
    ①比喻尊卑有別。②比喻各種情勢。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樂記》:“天地下,萬物散殊,而禮制行矣。”
    365

    地遠

    成語拼音:
    tiān gāo dì yuǎn
    成語解釋:
    形容極其遠。比喻差距特別大
    成語出處: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今可去覓鸞膠續斷弦,遮莫你上碧霄下黃泉,赤緊的天地遠。”
    366

    皇帝遠

    成語拼音:
    tiān gāo huáng dì yuǎn
    成語解釋:
    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權力達不到。現泛指機構離開領導機關遠,遇事自作主張,不受約束。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臺溫處樹旗謠》:“天皇帝遠,民少相公多。”
    367

    級遠

    成語拼音:
    táng gāo jí yuǎn
    成語解釋:
    堂:廳堂;級:臺階。比喻尊卑有定規
    成語出處:
    《晉書·劉寔傳》:“夫堂級遠,主尊相貴。”
    368

    廉遠

    成語拼音:
    táng gāo lián yuǎn
    成語解釋:
    堂:廳堂;廉:廳堂的側邊。比喻尊卑有定規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眾庶如地。故陛九級上,廉遠地,則堂,陛亡級,廉近地,則堂卑。”
    369

    氣清

    成語拼音:
    tiān gāo qì qīng
    成語解釋:
    清:清澄。指天空遠,氣候清爽
    成語出處:
    戰國·楚·宋玉《九辯》:“泬寥兮天而氣清。”
    370

    氣爽

    成語拼音:
    tiān gāo qì shuǎng
    成語解釋:
    形容秋天天空遠明朗、氣候涼爽宜人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漢宮秋》楔子:“今日天氣爽,眾頭目每向沙堤射獵一番。”
    371

    日遠

    成語拼音:
    tiān gāo rì yuǎn
    成語解釋:
    指偏遠地區。比喻離帝王很遠。
    成語出處:
    宋·秦觀《代王承事乞回授一官表》:“臣父獨嬰罪釁,流寓江海,天日遠,自新無路,臣誠私心痛之。”
    372

    聽卑

    成語拼音:
    tiān gāo tīng bēi
    成語解釋:
    卑:低下。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間最卑微的地方。舊時稱好的帝王了解民情。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宋微子世家》:“天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熒惑宜有動。”
    373

    頭低

    成語拼音:
    tóu gāo tóu dī
    成語解釋:
    形容用秤稱東西時,秤桿的一端一點或低一點,難免稍有出入。
    成語出處:
    李存葆《山下的花環》:“既不像低級說客那樣赤裸裸地進行交易,更不像小商販那樣為頭頭低去煞費苦心地撥弄秤砣。”
    374

    聽下

    成語拼音:
    tiān gāo tīng xià
    成語解釋:
    謂天子圣明,雖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
    成語出處:
    《南齊書·王融傳》:“皇鑒燭幽,天聽下,賞片言之或善,矜一物之失時。”
    375

    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

    成語拼音:
    tài shān bù cí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語解釋:
    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洪秀全《原道醒世訓》:“是以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376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

    成語拼音: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語解釋:
    讓:推辭,拒絕。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語出處:
    清·張岱《岱志》:“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櫛沐甚凈。”
    377

    位卑言

    成語拼音:
    wèi bēi yán gāo
    成語解釋:
    指職位低的人議論職位的人主持的政務。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下》:“位卑而言,罪也。”
    378

    文星

    成語拼音:
    wén xīng gāo zhào
    成語解釋:
    比喻文運亨通。
    成語出處:
    魯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只好偷偷地翻開第一頁,看那題著‘文星照’四個字的惡鬼一般的魁星像。”
    379

    惟有讀書

    成語拼音:
    wéi yǒu dú shū gāo
    成語解釋:
    尚。只有讀書求進取才是尚的行徑
    成語出處:
    元·柯丹丘《荊釵記·會講》:“世上萬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讀書。”
    380

    危言

    成語拼音:
    wēi yán gāo lùn
    成語解釋:
    正直而不同凡響的言論。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息夫躬傳》:“初,躬待詔,數危言論,自恐遭害,著絕命辭。”
    * 高的成語,帶高字的成語,包含高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