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高字的成語 (449個)

    281

    闊論

    成語拼音:
    kuò lùn gāo tán
    成語解釋:
    指大發不切實際的空洞言論或廣博妙的議論
    成語出處:
    宋 許應龍《省試策問》:“闊論談者若善謀,輕舉妄動者若敢為。”
    282

    抗顏

    成語拼音:
    kàng yán gāo yì
    成語解釋:
    抗顏:不看別人的顏色;議:發表明的議論。指態度嚴正地闡述自己的意見
    成語出處:
    宋·蘇軾《上劉侍讀書》:“抗顏議,自以無前。”
    283

    一籌

    成語拼音:
    lüè gāo yī chóu
    成語解釋:
    籌:籌碼,記數用具。略微超過一個碼。形容雙方比較,稍強一些。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處數語,略一籌耳。”
    284

    勞苦功

    成語拼音:
    láo kǔ gōng gāo
    成語解釋:
    勞苦:勞累辛苦。出了極大的力氣;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勞苦而功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身。”
    285

    另謀

    成語拼音:
    lìng móu gāo jiù
    成語解釋:
    指另找一份職業,意即辭去原職
    成語出處:
    金玉舟《趙匡胤》第11章:“所以想賢侄還是另謀就為好,不知意下如何?”
    286

    另請

    成語拼音:
    lìng qǐng gāo míng
    成語解釋:
    另外請一個較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請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6回:“倘若這女客不要,還得主人另請明。”
    287

    流水

    成語拼音:
    liú shuǐ gāo shān
    成語解釋: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妙。
    成語出處:
    《列子 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88

    柳絮才

    成語拼音:
    liǔ xù cái gāo
    成語解釋:
    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學才能。多指女子。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擬?’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289

    林下

    成語拼音:
    lín xià gāo fēng
    成語解釋:
    同“林下風氣”。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3回:“因訪知老先生令愛小姐,乃閨中名秀,又擅林下風,誠當今之淑女。”
    290

    廉遠堂

    成語拼音:
    lián yuǎn táng gāo
    成語解釋:
    指天子居于百官之上,其尊嚴不可企及。舊比喻帝王尊嚴。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眾庶如地。故陛九級上,廉遠地,則堂;陛亡級,廉近地,則堂卑。者難攀,卑者易陵,理勢然也。”
    291

    莫測

    成語拼音:
    mò cè gāo shēn
    成語解釋:
    莫:不能。無法測量出多多深。形容人或事難以揣測其深奧妙。也可以諷刺故弄玄虛以迷惑別人者。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嚴延年傳》:“吏民莫能測其意深淺。”
    292

    難副

    成語拼音:
    míng gāo nán fù
    成語解釋:
    副:相稱。指盛名之下,實際難與相符。
    成語出處:
    《后漢書 黃瓊傳》:“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293

    天下

    成語拼音:
    míng gāo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比喻全國聞名。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故兼三行之過而為五霸首,名天下而光燭鄰國。”
    294

    一尺,道一丈

    成語拼音:
    mó gāo yī chǐ,dào gāo yī zhàng
    成語解釋:
    魔:惡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
    成語出處:
    楊成武《層層火陣燒野牛》:“魔一尺,道一丈。在粉碎日寇‘駐屯清剿’的斗爭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創造——地道戰,大顯神威。”
    295

    眼低

    成語拼音:
    méi gāo yǎn dī
    成語解釋:
    臉上的表情。泛指為人處世的道理或辨貌觀色的本領。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9回:“在趙琮夫妻兩個,不要說看了別人許多眉眼低,只是父母身邊,也受多少兩般三樣的怠慢。”
    296

    眼下

    成語拼音:
    méi gāo yǎn xià
    成語解釋:
    臉上的表情變化。泛指為人處世的方法
    成語出處:
    《白雪遺音·世態炎涼》:“世態炎涼如作戲,眉眼下,且自不提。”
    297

    明鏡

    成語拼音:
    míng jìng gāo xuán
    成語解釋:
    像一面明亮的鏡子懸掛在面前。稱頌官吏審案嚴明;判案公正;不使人受冤含屈。也比喻目光敏銳;明察秋毫;公正無私。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四折:“今日個幸對清官,明鏡懸。”
    298

    名師出

    成語拼音:
    míng shī chū gāo tú
    成語解釋:
    明的師傅一定能教出技藝的徒弟。比喻學識豐富的人對于培養人才的重要。
    成語出處:
    錢鐘書《圍城》:“顧先生搖頭道:‘唉!名師出徒,名師出徒。”
    299

    眉眼

    成語拼音:
    méi yǎn gāo dī
    成語解釋:
    臉上的表情變化。泛指為人處世的方法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7回:“只是跟著奶奶,我們學些眉眼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兒,也得見識見識。”
    300

    德劭

    成語拼音:
    nián gāo dé shào
    成語解釋:
    劭:美好。年紀大;品德好。
    成語出處:
    宋 周必大《跋金給事彥亨文集》:“是秋某以起居郎兼中書舍人同在后省,見公直諒多聞,年而德劭。”
    * 高的成語,帶高字的成語,包含高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