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首字的成語 (181個)

    161

    脅肩低

    成語拼音:
    xié jiān dī shǒu
    成語解釋:
    見“脅肩低眉”。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景帝前三年》:“功義如此,尚見疑于上,脅肩低,累足撫衿。”
    162

    示眾

    成語拼音:
    xiāo shǒu shì zhòng
    成語解釋:
    懸示于眾。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9卷:“汪革照律該凌遲處死,仍梟示眾,決不待時。”
    163

    吳闕

    成語拼音:
    xuán shǒu wú què
    成語解釋:
    猶言懸門抉目。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抉吾眼縣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滅吳也。”
    164

    心折

    成語拼音:
    xīn zhé shǒu kěn
    成語解釋:
    心折:佩服;肯:點頭同意。心中信服,并點頭同意。形容欽佩贊許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四回:“便一五一十,把譚孝移品行端方,素來的好處,說個不啻口出。東宿聞之心折肯。”
    165

    引領翹

    成語拼音:
    yǐn lǐng qiáo shǒu
    成語解釋:
    引領:伸長脖子;翹:抬頭。伸長脖子,抬著頭。非常盼望的樣子
    成語出處:
    《武松演義》第15回:“都監大人張燈結彩,設宴款待英雄,正是引領翹。”
    166

    雍門刎

    成語拼音:
    yōng mén wěn shǒu
    成語解釋:
    相傳越軍至齊境,烈士雍門子狄聞之,刎頸而死。越軍知之,曰:“齊王有臣鈞如雍門子狄,擬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軍而退。齊王葬雍門以上卿之禮。見漢劉向《說苑·立節》。后用為忠君的典實。
    成語出處:
    相傳越軍至齊境,烈士雍門子狄聞之,刎頸而死。越軍知之,曰:“齊王有臣鈞如雍門子狄,擬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軍而退。齊王葬雍門以上卿之禮。見漢劉向《說苑·立節》。
    167

    褎然冠

    成語拼音:
    yòu rán guàn shǒu
    成語解釋:
    褎然:出眾的樣子。出眾,超出同輩而居
    成語出處:
    清·曾國藩《圣哲畫像記》:“我朝學者,以顧亭林為宗,《國史儒林傳》褎然冠。”
    168

    褎然居

    成語拼音:
    yòu rán jū shǒu
    成語解釋:
    褎然:出眾的樣子。出眾,超出同輩而居
    成語出處:
    清·王韜《征設香山南屏鄉義學序》:“太守少嘗讀書于米利堅者十年,兩試太學,褎然居。”
    169

    褎然舉

    成語拼音:
    yòu rán jǔ shǒu
    成語解釋:
    褎然:出眾的樣子;舉:推舉;: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輩。
    成語出處:
    《漢書·董仲舒傳》:“今子大夫褎然為舉。”
    170

    頓足

    成語拼音:
    yáo shǒu dùn zú
    成語解釋:
    搖著頭,跺著腳。非常懊惱或惋惜的神態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搖頓足曰:‘此人見識勝吾十倍,今不除之,必為我國之禍!”
    171

    方足

    成語拼音:
    yuán shǒu fāng zú
    成語解釋:
    代指人類。
    成語出處:
    《淮南子·精神訓》:“頭之圓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
    172

    伸眉

    成語拼音:
    yǎng shǒu shēn méi
    成語解釋:
    :仰起頭來;伸眉:舒展眉頭。形容意氣昂揚的樣子。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乃欲仰伸眉,論列是非。”
    173

    殞身碎

    成語拼音:
    yǔn shēn suì shǒu
    成語解釋:
    猶粉身碎骨。
    成語出處:
    唐·顏真卿《讓憲部尚書表》:“在臣一門,叨幸斯極,殞身碎,無以上報。”
    174

    吐舌

    成語拼音:
    yáo shǒu tǔ shé
    成語解釋:
    搖著頭,咬住舌頭。形容驚訝或害怕得說不出話來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卷:“良久,乃搖吐舌道:‘長公子太不良了。’”
    175

    以望

    成語拼音:
    yǐn shǒu yǐ wàng
    成語解釋:
    抬頭遠望。形容殷切盼望。
    成語出處:
    《孟子 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新五代史 唐臣傳 郭崇韜》:“況今大號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以望成功而思休息。”
    176

    有尾

    成語拼音:
    yǒu shǒu yǒu wěi
    成語解釋:
    :頭。有開頭,有結尾。做事能堅持到底。指故事或文章結構完整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全書·論語四·公冶長》:“做得一章有頭有尾,與今日學者有頭無尾底不同。”
    177

    咋舌

    成語拼音:
    yáo shǒu zhà shé
    成語解釋:
    咋:咬住。搖著頭,咬住舌頭。形容驚訝或害怕得說不出話來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6卷:“莫說顧夫人是個女娘家,就險些兒嚇得死了,便是一家人在那里守尸的,那一個不搖咋舌。”
    178

    元兇

    成語拼音:
    yuán xiōng shǒu è
    成語解釋:
    罪魁禍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0回:“據著我胸襟膽氣,焉敢拒敵官軍,剪除君側元兇惡?”
    179

    罪魁禍

    成語拼音:
    zuì kuí huò shǒu
    成語解釋:
    作惡犯罪的頭子(魁、:頭目)。指壞事的根子。
    成語出處:
    明 鄭若庸《玉玦記 索命》:“雖是虔婆殺我,娟奴是禍罪魁,追了他去。”
    180

    足上

    成語拼音:
    zú shàng shǒu xià
    成語解釋:
    腳在上,頭在下。比喻長幼尊卑相互顛倒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足反居上,顧居下,倒縣如此,猶為國有人乎?”
    * 首的成語,帶首字的成語,包含首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