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風字的成語 (946個)

    821

    亮節

    成語拼音:
    yīng fēng liàng jié
    成語解釋:
    高尚的格和節操。
    成語出處:
    毛錡《悼念周恩來總理》詩:“可欽可敬的周總理,英亮節堪師表。”
    822

    冒雪

    成語拼音:
    yíng fēng mào xuě
    成語解釋:
    迎:對著,沖著。頂著寒,冒著大雪。常形容旅途艱辛。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四回:“真個是迎冒雪,戴月披星,行彀多時,又值早春天氣,但見三陽轉運,萬物生輝。”
    823

    弄月

    成語拼音:
    yín fēng nòng yuè
    成語解釋:
    吟:吟詠;指作詩;弄:玩弄;玩賞;泛指自然景物。吟詠、玩賞花雪月。原指以花雪月為題材而寫作;現多指空虛無聊;沒有真情實感;缺乏實際內容的詩人。
    成語出處:
    唐 范傳正《李翰林白墓志銘》:“吟詠月,席地幕天。”
    824

    披靡

    成語拼音:
    yìng fēng pī mǐ
    成語解釋:
    披靡:草木隨散倒。草木隨倒伏。比喻軍隊毫無斗志,老遠看到對方的氣勢很盛,沒有交鋒就潰散了
    成語出處: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應披靡,吐芳揚烈。”
    825

    平俗

    成語拼音:
    yí fēng píng sú
    成語解釋:
    轉變氣,改變習俗。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 侈樂》:“凡音樂通乎政,而移平俗者也。”
    826

    一帆順

    成語拼音:
    yī fān shùn fēng
    成語解釋:
    同“一帆順”。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一回:“三只大船載了許多人馬頭領,卻投穆太公莊上行,一帆順,早到岸邊埠頭。”
    827

    余采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cǎi
    成語解釋:
    前代遺留下來的度文采。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時序》:“應對固無方,篇章亦不匱,遺余采,莫與比盛。”
    828

    逸塵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ì chén
    成語解釋:
    前代遺留下來的教和超逸的事跡。
    成語出處:
    元·俞希魯《至順鎮江志·人材》:“至于高蹈物表,遠引方外,亦皆清雋卓絕志士,是其遺逸塵,霑被無極。”
    829

    有化

    成語拼音:
    yǒu fēng yǒu huà
    成語解釋:
    謂有教育意義。
    成語出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閨塾》:“論《六經》,《詩經》最葩,閨門內許多雅……有有化,宜室宜家。”
    830

    余教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jiào
    成語解釋:
    前代遺留下來的尚教化。
    成語出處:
    宋 葉適《金壇縣重建學記》:“京口常為江南必爭之地,其人以智詐勇力擅名于時,而古人遺余教無聞焉,何也?”
    831

    余烈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liè
    成語解釋:
    :前人遺留下來的尚。余烈:前人的功業。前人流傳下來的功業和尚。亦作“余業遺烈”、“遺余韻”。
    成語出處:
    《漢書·禮樂志》:“夫樂本情性,浹肌膚而臧骨髓,雖經乎千載,其遺余烈尚猶不絕。”《晉書·劉頌傳》:“如或當身之政,遺余烈不及后嗣。”
    832

    易俗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ì sú
    成語解釋:
    移、易:改變;俗:長期積累、沿襲下來的民俗習慣等的總和。指改變舊的俗習慣。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樂記》:“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易俗,天下皆寧。”
    833

    余思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sī
    成語解釋:
    前代遺留下來的尚情思。
    成語出處:
    唐 樊宗師《絳守居園池記》:“絳即東雍,為守理所,稟參實沉分,氣蓄兩河潤,有陶唐冀遺余思。”
    834

    易尚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ì shàng
    成語解釋:
    改變舊的俗習慣。同“移易俗”。
    成語出處:
    明 劉基《〈蘇平仲文集〉序》:“移易尚之機,實肇于此。”
    835

    余俗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sú
    成語解釋:
    前代遺留下來的俗。
    成語出處:
    漢 賈誼《治安策》:“曩之為秦者,今轉而為漢矣,然其遺余俗,猶尚未改。”
    836

    遺文

    成語拼音:
    yú fēng yí wén
    成語解釋:
    傳留下來的習氣和文章。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而樂松之徒,招集淺陋,故楊賜號為驩兜,蔡邕比之俳優,其馀遺文,蓋蔑如也。”
    837

    余習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xí
    成語解釋:
    前代遺留下來的俗。同“遺余俗”。
    成語出處:
    《宣和書譜 衛恒》:“學家相傳,四世不墜,盛哉,遂與王謝家遺余習相季孟也。”
    838

    余象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xiàng
    成語解釋:
    前代遺留下來的俗和法式。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投壺新格》:“古者壺矢之制,揖讓之容,今雖闕焉,然其遺余象猶仿佛也。”
    839

    詠月

    成語拼音:
    yín fēng yǒng yuè
    成語解釋:
    舊指文人寫作或朗誦以月等自然景色為題材的作品。現多形容作品空虛無聊。
    成語出處:
    唐·范傳正《李翰林白墓志銘》:“吟詠月,席天幕地,但貴其適所以適,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840

    余韻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yùn
    成語解釋:
    前人遺留下來的教和韻致。
    成語出處:
    《朱子全書 治道一》:“此古之君子,所以成尊主庇民之功于一時,而其遺余韻,猶有稱思于后世者也。”
    * 風的成語,帶風字的成語,包含風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