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風字的成語 (946個)

    701

    無邊

    成語拼音:
    wú biān fēng yuè
    成語解釋:
    無邊:無限;歲月: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學家周敦頤死后影響深廣。后形容無限的美好景。
    成語出處:
    元 方回《送周府尹》:“幾許煙云藜杖外,無邊月錦囊中。”
    702

    文采

    成語拼音:
    wén cǎi fēng liú
    成語解釋:
    ①橫溢的才華與瀟灑的度。②指才華橫溢與度瀟灑的人物。
    成語出處:
    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英雄割據雖已矣,文采流今尚存。”清·惲敬《同游海幢寺記》:“夫士大夫登朝之后,大都為世事牽挽,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流、友朋意氣相尚。”
    703

    蔚成

    成語拼音:
    wèi chéng fēng qì
    成語解釋:
    指一件事情逐漸發展盛行,形成一種良好氣。
    成語出處:
    蕭乾《一本褪色的相冊·在康奈爾校園里》:“可惜這種個人捐獻在我們國家里還只是麟角鳳毛,還沒蔚成氣。”
    704

    吳帶當

    成語拼音:
    wú dài dāng fēng
    成語解釋:
    唐畫家吳道子善畫佛像,筆勢圓轉,所畫衣帶如被吹拂。后人因以“吳帶當”稱美其高超畫技與飄逸的格。
    成語出處: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論曹吳體法》:“吳帶當,曹衣出水。”
    705

    不動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bù dòng
    成語解釋:
    形容一點兒也不動,非常穩固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四回:“瞧了瞧,街門關緊,推了推,紋不動。”
    706

    不動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bù dòng
    成語解釋:
    一點兒也不動。形容沒有絲毫損壞或改變。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9回:“偏生那玉堅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不動。”
    707

    八面

    成語拼音:
    wēi fēng bā miàn
    成語解釋:
    形容神氣十足,聲勢懾人。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鄙人面奉御旨,辦理‘七七’周年紀念——有人早就這樣替我宣傳出去了——應該是威八面的事。”
    708

    不起浪

    成語拼音:
    wú fēng bù qǐ làng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發生,總有個原因。
    成語出處:
    高玉寶《高玉寶》第十章:“無不起浪,咱能聽說,想必不會在天外頭,只要下狠心,不愁找不著。”
    709

    捕影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bǔ yǐng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做事以不可靠的傳聞或跡象為依據。
    成語出處: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10回:“怎幺能夠身臨其境,將水寨內探訪明白,方好行事;似這等望捕影,實在難以預料。”
    710

    捕影

    成語拼音:
    wò fēng bǔ yǐng
    成語解釋:
    猶言捕捉影。
    成語出處:
    漢·牟融《理惑論》第一卷:“神仙之書,聽之則洋洋盈耳,求其效,猶握而捕影,是以大道之所不取。”
    711

    承旨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chéng zhǐ
    成語解釋:
    見“望希指”。
    成語出處:
    《晉書·石崇傳》:“駿戚屬尊重,權勢赫奕。內外有司,望承旨。”
    712

    而動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dòng
    成語解釋:
    一聽到消息就立即行動起來。:消息。
    成語出處:
    宋 陳亮《祭趙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聞而起。”
    713

    而遁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dùn
    成語解釋:
    遠遠望見敵人的蹤影或強大氣勢,即行遁逃。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蠻酋懲交趾之敗,望而遁。”
    714

    而降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jiàng
    成語解釋:
    :蹤影。降:投降。看見敵人的影子便繳械投降。形容軍隊毫無士氣。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自起兵之后,所過城池望而降。”
    715

    而潰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kuì
    成語解釋:
    潰:散,潰逃。剛看到敵方的影子就潰不成軍。形容軍旅不堪一擊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西川自唐劉辟構逆后,久無干戈,人不習戰。每歲諸道差兵屯戍大渡河,蠻旗才舉,望而潰。”
    716

    而靡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mí
    成語解釋:
    ①見對方的威勢就服服帖帖。形容畏懼之狀。②望見對方就為之折服傾倒。形容欽敬之狀。③同“望披靡”。
    成語出處:
    《漢書·杜周傳》:“天下莫不望而靡,自尚書近臣皆結舌杜口,骨肉親屬莫不股栗。”唐·陳子昂《堂弟孜墓志銘》:“是以鄉里長幼,望而靡;邦國賢豪,聞名而悅服。”
    717

    而起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qǐ
    成語解釋:
    聞:聽到;聲,消息。一聽到聲,就立刻起來響應。
    成語出處:
    宋 陳亮《祭趙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聞而起。”
    718

    而逃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táo
    成語解釋:
    遠遠望見對方的氣勢很盛;就嚇得逃跑了。聲;氣勢。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曹操以百萬之眾,聞吾之名,望而逃,今汝何人,敢不投降!”
    719

    而逃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táo
    成語解釋:
    聲。聽到聲,立即逃跑。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只要望見土匪的影子,早已聞而逃。”
    720

    而興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xīng
    成語解釋:
    見“聞而起”。
    成語出處:
    明·李贄《讀史匯·儲瓘》:“后泰州有心齋先生,其聞而興者歟。”
    * 風的成語,帶風字的成語,包含風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