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顧字的成語 (126個)

    121

    趦趄卻

    成語拼音:
    zī jū què gù
    成語解釋:
    趦趄:同“趑趄”,且前且退,猶豫不進;卻:回頭看。欲進而猶豫不前回頭看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6回:“各國王國妃,俱貪看園中奇景,臨別時,趦趄卻,十步九回。”
    122

    周郎

    成語拼音:
    zhōu láng gù qǔ
    成語解釋:
    原指周瑜業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
    123

    瞻前

    成語拼音:
    zhān qián gù hòu
    成語解釋:
    瞻:向前望;:回頭看。原形容做事謹慎;考慮周密。現也形容慮太多;猶豫不決。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離騷》:“瞻前而后兮,相觀民之計極。”
    124

    瞻情

    成語拼音:
    zhān qíng gù yì
    成語解釋:
    因有交情而互相照應或通融。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我們陰間上下都是鐵面無私的,不比你們陽間瞻情意,有許多關礙處。”
    125

    坐視不

    成語拼音:
    zuò shì bù gù
    成語解釋:
    坐:不動。見別人遇到困難或危險,坐在一旁觀看不去援救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結構第一》:“以有疏財仗義之張大公在,受人之托,必能忠人之事,未有坐視不,而致其剪發也。”
    126

    置之不

    成語拼音:
    zhì zhī bù gù
    成語解釋:
    置:放著;之:代詞;它;:照管;注意。放在那兒不管。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0回:“那薛蟠得了寶蟾,如獲珍寶,一概都置之不。”
    * 顧的成語,帶顧字的成語,包含顧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