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面字的成語 (299個)
-
161
面若死灰
- 成語拼音:
- miàn ruò sǐ huī
- 成語解釋:
- 形容因心情極度沮喪或驚恐而臉色灰暗。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修務訓》:“晝吟宵哭,面若死灰,顏色霉墨,涕液交集。”
-
162
面如土色
- 成語拼音:
- miàn rú tǔ sè
- 成語解釋:
- 土色:灰黃色。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 捉季布傳文》:“歸到壁前看季布,面如土色結眉額。”
-
163
面是背非
- 成語拼音:
- miàn shì bèi fēi
- 成語解釋:
- 當面贊成,背后反對。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9卷:“反比那面是背非,臨財茍得,見利忘義,一班峨冠博帶的不同。”
-
164
面授機宜
- 成語拼音:
- miàn shòu jī yí
- 成語解釋:
- 面:當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時機的對策、辦法。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與孫子思七首》:“書四紙,并藥方馳上方,須面授其秘也。”
-
165
面色如土
- 成語拼音:
- miàn sè rú tǔ
- 成語解釋:
- 見“面如土色”。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回:“驚得洪太尉目睜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見真人向前叫苦不迭。”《西湖二集·吳越王再世索江山》:“董昌面色如土。眾兵都面面廝覷,不敢則聲。”
-
166
面折廷諍
- 成語拼音:
- miàn shé tíng zhèng
- 成語解釋:
- 見“面折廷爭”。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變法箴言》:“爭變法者,吾未見其有面折廷諍、千人皆靡者也。”
-
167
面折庭爭
- 成語拼音:
- miàn shé tíng zhēng
- 成語解釋:
- 見“面折廷爭”。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公孫弘傳》:“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使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
-
168
面是心非
- 成語拼音:
- miàn shì xīn fēi
- 成語解釋:
- 謂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里不一。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9回:“從來人面是心非,如何保得到底!”
-
169
面似靴皮
- 成語拼音:
- miàn sì xuē pí
- 成語解釋:
- 臉上皮膚如同靴皮。形容滿臉皺紋。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田元均為人寬厚長者,其在三同,深厭干請者,雖不能從,然不欲峻拒之,每溫顏強笑之,嘗謂人曰:‘作三司使數年,強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
-
170
面無慚色
- 成語拼音:
- miàn wú cán sè
- 成語解釋:
- 慚:羞愧。臉上沒有一點羞愧的神色。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平話 唐史》:“若以愛民惜庫物,遭大王殺死,仆見先王于地下,面無慚色矣。”
-
171
面無人色
- 成語拼音:
- miàn wú rén sè
- 成語解釋:
- 臉色沒有一點血色。形容恐懼到極點或非常虛弱。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李將軍列傳》:“會日暮,吏士皆無人色,而廣意氣自如,益治軍。”
-
172
面譽背非
- 成語拼音:
- miàn yù bèi fēi
- 成語解釋:
- 見“面譽背毀”。
- 成語出處:
- 《宋史·范杲傳》:“杲性虛誕,與人交,好面譽背非。”
-
173
面譽背毀
- 成語拼音:
- miàn yù bèi huǐ
- 成語解釋:
- 謂當面稱贊,背后誹謗。
- 成語出處:
- 隋·王通《中說·關郎》:“親朋有非義者,必正之曰:‘面譽背毀,吾不忍也。’群居縱言,未嘗及人之短。”
-
174
面諛背毀
- 成語拼音:
- miàn yú bèi huǐ
- 成語解釋:
- 見“面譽背毀”。
- 成語出處:
- 宋·陳文蔚《雙溪書院揭示》:“惟自近世以來,朋友道弊,群居之時,笑侮戲謔,面諛背毀,善不相告,失不相正。”
-
175
面有菜色
- 成語拼音:
- miàn yǒu cài sè
- 成語解釋:
- 形容因饑餓而顯得營養不良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禮記 王制》:“雖有兇旱水溢,民無菜色。《荀子 富國》:“故禹十年水,湯七年旱,而天下無菜色者。”
-
176
面有難色
- 成語拼音:
- miàn yǒu nán sè
- 成語解釋: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5回:“賈大少爺因為奎官之事,面有難色,尚未回答得出。”
-
177
面引廷爭
- 成語拼音:
- miàn yǐn tíng zhēng
- 成語解釋:
- 同“面折廷爭”。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梅福傳》:“故京兆尹王章資質忠直,敢面引廷爭。”
-
178
面爭庭論
- 成語拼音:
- miàn zhēng tíng lùn
- 成語解釋:
- 同“面折庭爭”。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上范司諫書》:“他日聞有立天子陛下,直辭正色,面爭庭論者,必范君也。”
-
179
面折廷爭
- 成語拼音:
- miàn zhé tíng zhēng
- 成語解釋:
- 面折:當面指責別人的過失;廷爭:在朝廷上爭論。指直言敢諫。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呂太后本紀》:“于今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劉氏之后,君亦不如臣。”
-
180
南面百城
- 成語拼音:
- nán miàn bǎi chéng
- 成語解釋:
- 舊時比喻尊貴富有。也比喻藏書很多。
- 成語出處:
- 《魏書 逸士傳 李謐》:“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
* 面的成語,帶面字的成語,包含面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