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難字的成語 (328個)
-
301
眾寡難敵
- 成語拼音:
- zhòng guǎ nán dí
- 成語解釋:
- 寡:少。少數敵不過多數
- 成語出處:
- 明·沈孚《千金記·抬集》:“選下精兵八千,遠渡江東,誠恐眾寡難敵,為此又行出榜。”
-
302
真假難辨
- 成語拼音:
- zhēn jiǎ nán biàn
- 成語解釋:
- 辨:辨別。真假分辨不清
- 成語出處:
- 《星火燎原·圍困沁源》:“埋的時候也給它來個真假難辨。”
-
303
在劫難逃
- 成語拼音:
- zài jié nán táo
- 成語解釋:
- 劫:劫數。佛教指大災難。原指命中注定;后指不可避免的災難。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馮玉蘭夜月泣江舟》:“那兩個是船家將錢覓到,也都在劫數里不能逃。”
-
304
執經問難
- 成語拼音:
- zhí jīng wèn nán
- 成語解釋:
- 手捧經書,質疑問難。后多指弟子從師受業。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儒林傳序》:“饗射禮畢,帝正坐自講,諸儒執經問難于前,冠帶縉紳之人,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
305
眾口難調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nán tiáo
- 成語解釋:
- 眾人的口味很難調配恰當。比喻難以讓所有的人都滿意。調:調理;調配。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歸田錄》第一卷:“和傅說之羹,實難調于眾口。”
-
306
孳蔓難圖
- 成語拼音:
- zī màn nán tú
- 成語解釋:
- 孳:同滋,長也;蔓:繁生、蔓延。比喻壞的事物絕不能任令它蔓延開來,否則,便難以收拾。
- 成語出處:
- 《左傳·隱公元年》:“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
307
滋蔓難圖
- 成語拼音:
- zī màn nán tú
- 成語解釋:
- 滋:滋長;蔓:繁生、蔓延。野草滋生,難以消除。比喻勢力擴大了再要消滅就很困難。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元年》:“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
308
知難而進
- 成語拼音:
- zhī nán ér jìn
- 成語解釋:
- 指不怕困難;敢于迎著困難上。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定公六年》:“陳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為知難而行也。’”
-
309
知難而退
- 成語拼音:
- zhī nán ér tuì
- 成語解釋:
- 知道困難就退卻下來。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軍志曰:‘允當則歸。’又曰:‘知難而退。’”
-
310
知難而行
- 成語拼音:
- zhī nán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明知困難卻仍然去做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六年》:“陳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為知難而行也。’”
-
311
眾怒難犯
- 成語拼音:
- zhòng nù nán fàn
- 成語解釋:
- 群眾的憤怒不可觸犯。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年》:“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
-
312
眾怒難犯,專欲難成
- 成語拼音:
- zhòng nù nán fàn,zhuān yù nán chéng
- 成語解釋:
- 專欲:一個人的欲望,眾人的債怒不可觸犯,一人的欲望難于實現。指不能違背多數人的意愿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十年》:“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
-
313
眾怒難任
- 成語拼音:
- zhòng nù nán rèn
- 成語解釋:
- 指眾人的憤怒難以抵當。
- 成語出處:
- 唐 陸贄《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眾怒難任,蓄怨終泄。”
-
314
眾難群疑
- 成語拼音:
- zhòng nán qún yí
- 成語解釋:
- 眾人心中都有疑難。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后出師表》:“群疑滿腹,眾難塞胸。”
-
315
災難深重
- 成語拼音:
- zāi nán shēn zhòng
- 成語解釋:
- 災難很多,而且嚴重
- 成語出處:
- 曹禺《永遠向前》:“在災難深重的舊中國時期,毛主席這篇《講話》堅決有力地指揮著我們。”
-
316
知難行易
- 成語拼音:
- zhī nán xíng yì
- 成語解釋:
- 易:容易。懂得事情的道理難,而實行卻比較容易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民族主義》第五講:“諸君要知道知難行易的道理,可以參考我的學說。”
-
317
自身難保
- 成語拼音:
- zì shēn nán bǎo
- 成語解釋:
- 自己保不住自己。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我想江西不沉卻好,若沉了時節,正是'泥菩薩落水,自身難保',還保得別人?”
-
318
在所難免
- 成語拼音:
- zài suǒ nán miǎn
- 成語解釋:
- 不可能避免。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活地獄》第九回:“或者陽示和好,暗施奸刁的,亦在所難免。”
-
319
真偽難辨
- 成語拼音:
- zhēn wěi nán biàn
- 成語解釋:
- 辨:辨別。真假分辨不清
- 成語出處:
- 巴金《“文革”博物館》:“是非顛倒、黑白混淆、忠奸不分、真偽難辨的大混亂,還有那些搞不完的冤案,算不清的恩仇!”
-
320
左右兩難
- 成語拼音:
- zuǒ yòu liǎng nán
- 成語解釋:
- 兩面為難,不容易決定。
- 成語出處:
- 元 楊顯之《瀟湘雨》第一折:“我欲待親自去尋來,限次又緊,著老夫左右兩難,如何是好?”
* 難的成語,帶難字的成語,包含難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