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除字的成語 (61個)

    21

    剪草

    成語拼音:
    jiǎn cǎo chú gēn
    成語解釋:
    草時要連根掉,使草不能生長。比喻去禍根,以免后患。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22

    翦草

    成語拼音:
    jiǎn cǎo chú gēn
    成語解釋:
    翦:“剪”的異體字;割斷;翦草:割草;: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徹底掉。比喻去禍根;不留后患。也作“剪草根”。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潮文》:“抽薪止沸,剪草根。”
    23

    剪惡

    成語拼音:
    jiǎn è chú jiān
    成語解釋:
    剪、:掃。掃惡人與奸人。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60回:“似你我行俠尚義,理應濟困扶危,剪惡奸。”
    24

    加減乘

    成語拼音:
    jiā jiǎn chéng chú
    成語解釋:
    算術的四則運算,借指事物的消長變化
    成語出處:
    明 王九思《端正好 次韻贈邵晉夫歸隱》:“端的是太平人物,誰想道命兒中加減乘。”
    25

    禁奸

    成語拼音:
    jìn jiān chú huá
    成語解釋:
    禁:禁止;猾:狡猾。禁止清奸險狡猾之人
    成語出處:
    《隋書·酷吏傳序》:“無禁奸猾之志,肆殘虐幼賤之心。”
    26

    救亂

    成語拼音:
    jiù luàn chú bào
    成語解釋:
    救:止。治理混亂局面,清強暴勢力
    成語出處:
    《三國志通俗演義·曹公分兵拒袁紹》:“蓋救亂暴,謂之義兵。”
    27

    禁亂

    成語拼音:
    jìn luàn chú bào
    成語解釋:
    禁:制止;亂:混亂;暴:強暴。抑制強暴勢力,治理混亂局面
    成語出處:
    清·汪琬《復仇或問》:“諸凡國法所不及加,與有司所不得而執者,不許其復仇,則無以禁亂暴也,”
    28

    進利

    成語拼音:
    jìn lì chú hài
    成語解釋:
    猶言興利害。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難勢》:“夫欲追速致遠,不知任王良;欲進利害,不知任賢能,此則不知類之患也。”
    29

    積習難

    成語拼音:
    jī xí nán chú
    成語解釋:
    長期形成的舊習慣很難更改。同“積習難改”。
    成語出處:
    郭沫若《序〈白毛女〉》:“我們早就呼喊著人民文藝的創造但積習難,一拿起筆來,總要忸怩作態的。”
    30

    開利

    成語拼音:
    kāi lì chú hài
    成語解釋:
    猶言興利弊。
    成語出處:
    漢·賈誼《新書·立后義》:“而所以有天下者,以為天下開利害,以義繼之也。”
    31

    蔓草難

    成語拼音:
    màn cǎo nán chú
    成語解釋:
    蔓草:蔓延生長的草。蔓生的草難于徹底鏟。比喻惡勢力一經滋長,就難于消滅。
    成語出處:
    《左傳·隱公元年》:“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況君之寵弟乎?”
    32

    年近歲

    成語拼音:
    nián jìn suì chú
    成語解釋:
    :逝去。指已迫近年底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2回:“年近歲,怎好只管打擾?”
    33

    迷信

    成語拼音:
    pò chú mí xìn
    成語解釋:
    原指從宗教迷信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現也指解放思想,掃自卑感,樹立敢想、敢說、敢干的新風格。
    成語出處:
    毛澤東《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要破迷信。不論古代的也好,現代的也好。”
    34

    萬難

    成語拼音:
    pái chú wàn nán
    成語解釋:
    排:排開。排重重阻礙;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
    成語出處:
    毛澤東《愚公移山》:“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萬難,去爭取勝利。”
    35

    異己

    成語拼音:
    pái chú yì jǐ
    成語解釋:
    排擠、清和自己意見不同或不屬于自己集團派系的人。
    成語出處:
    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十章:“孫峻、孫晽兄弟相繼專權,更加殘暴,排異己,淫污宮廷。”
    36

    辟惡

    成語拼音:
    pì è chú huàn
    成語解釋:
    辟:祛。祛邪惡與禍患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41卷:“今日元吉,理發沐塵,辟惡患,長生神仙。”
    37

    祛蠹

    成語拼音:
    qū dù chú jiān
    成語解釋:
    禍害,消奸佞。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6卷:“且說李御史到了福建,巡歷地方,祛蠹奸,雷厲風行,且是做得利害。”
    38

    清宮

    成語拼音:
    qīng gōng chú dào
    成語解釋:
    清、:灑水掃;宮:古代房屋的通稱。打掃房屋和道路。指準備迎接貴賓到來。
    成語出處:
    《戰國策·秦策一》:“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
    39

    乳臭未

    成語拼音:
    rǔ chòu wèi chú
    成語解釋:
    比喻年幼。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0卷:“商功父雖有兩個外甥,不是姐姐親生,亦且是乳臭未,誰人來稽查得他?”
    40

    若要不知,非莫為

    成語拼音:
    ruò yào bù zhī,chú fēi mò wéi
    成語解釋:
    要想人家不知道,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1卷:“自古道:‘若要不知,非莫為。’”
    * 除的成語,帶除字的成語,包含除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