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長字的成語 (354個)

    141

    線釣大魚

    成語拼音:
    fáng cháng xiàn diào dà yú
    成語解釋:
    比喻做事從遠打算,雖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將來能得到更大的好處。
    成語出處: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我們不妨看看他們如何活動,放線,釣大魚,說不定深水里還有大家伙。”
    142

    鳧短鶴

    成語拼音:
    fú duǎn hè cháng
    成語解釋:
    鳧脛短鶴脛短不齊。泛指馀缺不齊。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喬牌兒》套曲:“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緊的是衣食。鳧短鶴不能走。”
    143

    飛短流

    成語拼音:
    fēi duǎn liú cháng
    成語解釋:
    指散布流言;撥弄是非;制造錯誤輿論。飛:飛傳;流:散布。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封三娘》:“妾來當須秘密。造言生事者,飛短流,所不堪受。”
    144

    糞堆上靈芝

    成語拼音:
    fèn duī shàng zhǎng líng zhī
    成語解釋:
    靈芝:菌類植物,古人以為吃了可以生。比喻在卑下的環境中產生出高貴的東西
    成語出處:
    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四折:“敢則是鴉窩里出鳳凰,糞堆上靈芝,這言語信有之。”
    145

    發短心

    成語拼音:
    fà duǎn xīn cháng
    成語解釋:
    發短:指年老;心:智謀深。頭發稀少,心計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謀高。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三年》:“彼其發短,而心甚,其或寢處我矣。”
    146

    方巾

    成語拼音:
    fāng jīn cháng páo
    成語解釋:
    方形頭巾,袍子。古代儒生的裝束。指儒生
    成語出處:
    魯迅《病后雜談之余》:“國畫呢,方巾袍,或短褐椎髻,從沒有見過一條我所記得的辮子。”
    147

    飛流短

    成語拼音:
    fēi liú duǎn cháng
    成語解釋:
    飛、流:散布;短、:指是非、善惡。指散播謠言,中傷他人。
    成語出處:
    唐 沉亞之《送韓北渚赴江西序》:“故有諛言順容積微之讒,以基所毀,四鄰之地,更效遞笑,飛流短,天下聞矣。”
    148

    發榮滋

    成語拼音:
    fā róng zī zhǎng
    成語解釋:
    榮:草類開花或谷類結穗;滋:生。指草木繁茂生。比喻茁壯成
    成語出處:
    明·高攀龍《講義·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四者之入于心,如木之于地,根深柢固,故能發榮滋,暢茂榮達而生色也。”
    149

    廢奢

    成語拼音:
    fèi shē cháng jiǎn
    成語解釋:
    廢:停止;:崇尚。摒棄奢華,崇尚儉樸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杜欽傳》:“廢奢儉,表實去偽。”
    150

    封豕

    成語拼音:
    fēng shǐ cháng shé
    成語解釋:
    封:大。豕:豬。大豬和蛇。比喻兇暴惡毒的大壞蛋。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定公四年》:“吳為封豕蛇,以薦食上國,虐始于楚。”
    151

    福壽綿

    成語拼音:
    fú shòu mián cháng
    成語解釋:
    祝人福多壽高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4回:“但愿時時敬誦,自然消兇聚慶,福壽綿。”
    152

    輔世

    成語拼音:
    fǔ shì zhǎng mín
    成語解釋:
    輔世:輔佐當世的國君。民:統治人民。輔佐當世的國君統治人民。
    成語出處:
    《孟子·公孫丑下》:“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民莫如德。”
    153

    漏永

    成語拼音:
    gēng cháng lòu yǒng
    成語解釋:
    更:舊時夜間計時單位,1夜=5更,1更=2小時;漏:古時滴水計時的器皿;永:。形容夜已很深或很
    成語出處: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三折:“我為你呵挨了些更漏永,受了些裘寒枕冷。”
    154

    夢短

    成語拼音:
    gēng cháng mèng duǎn
    成語解釋:
    更: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個小時;更:指漫漫夜;夢短:指睡眠不踏實,極易醒。形容思緒煩亂,很難入眠。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清腔類·步步嬌〉》:“可憐正凄涼正眠,冷清清把紗窗半掩,更夢短使人愁悶添。”
    155

    各取所

    成語拼音:
    gè qǔ suǒ cháng
    成語解釋:
    指要善于運用事物或人本身所具有的處。
    成語出處:
    唐·吳兢《貞觀政要》:“用人如器,各取所。”
    156

    根生土

    成語拼音:
    gēn shēn tǔ zhǎng
    成語解釋:
    當地出生大。也指世代居住。
    成語出處:
    元 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卻不道一般兒根生土,開花結子,帶葉連枝。”
    157

    更無

    成語拼音:
    gèng wú cháng wù
    成語解釋:
    更:再;物:多余的東西。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除此之外空無所有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七回:“字畫不過三五張,俱是法書名繪,幾上一塊黝黑的大英石,東墻上一張大瑤琴,此外更無物。”
    158

    孤陰不,獨陽不生

    成語拼音:
    gū yīn bù zhǎng,dú yáng bù shēng
    成語解釋:
    指單一方面的因素或條件是不能生出新事物的
    成語出處:
    李劼人《暴風雨前》第一部分:“本來也是道理!孤陰不,獨陽不生。”
    159

    各有所

    成語拼音:
    gè yǒu suǒ chéng
    成語解釋:
    處、優點。各有各的處、優點。一般多指人才而言。
    成語出處:
    《管子 形勢解》:“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不任其所短,故事無不成,而功無不立。亂主不知物之各有所所短也。”
    160

    各以所,相輕所短

    成語拼音:
    gè yǐ suǒ cháng,xiāng qīng suǒ duǎn
    成語解釋:
    輕:輕視。各人以自己的處去輕視別人的不足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夫人善于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相輕所短。”
    * 長的成語,帶長字的成語,包含長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