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重字的成語 (295個)

    101

    舊地

    成語拼音:
    jiù dì chóng yóu
    成語解釋:
    新來到曾經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廣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過三個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舊地游了。”
    102

    肩負

    成語拼音:
    jiān fù zhòng rèn
    成語解釋:
    擔當要工作或任務
    成語出處:
    曲波《林海雪原》:“欒超家和陳小柱,未得飽賞威虎山的美景,肩負任,離開威虎山,直奔神河廟。”
    103

    兼官

    成語拼音:
    jiān guān zhòng fú
    成語解釋:
    謂兼任很多顯耀官職。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翟俌傳》:“昔竇鄧之寵,傾動四方,兼官紱,盈金積貨,至使議弄神器,更改社稷。”
    104

    舊話

    成語拼音:
    jiù huà chóng tí
    成語解釋:
    過去說過的;現在又提起了。
    成語出處:
    柯巖《尋找回來的世界》:“遲威他們不再決定調吳家駒時就拋這個材料,現在都舊話提,原因何在呢?”
    105

    救寒莫如

    成語拼音:
    jiù hán mò rú chóng qiú
    成語解釋:
    比喻處事須敦本務實。
    成語出處:
    漢 徐幹《中論 虛道》:“語稱:‘救寒莫如裘,止謗莫如修身,療暑莫如親冰。’信矣哉!”
    106

    畸輕畸

    成語拼音:
    jī qīng jī zhòng
    成語解釋:
    有時偏輕,有時偏。形容事物發展不均衡,或對待事物的態度不公正。
    成語出處:
    清 黃六鴻《福惠全書 編審 編審余論》:“丁與糧,無畸輕畸之弊。”
    107

    舊事

    成語拼音:
    jiù shì zhòng tí
    成語解釋:
    把已經擱置的事情新提出
    成語出處:
    沈從文《虎雛再遇記》:“舊事提,顯然在他這種人并不甚么習慣,因此不多久,他就把話改到目前一切來了。”
    108

    卷土

    成語拼音:
    juǎn tǔ chóng lái
    成語解釋:
    卷土:卷起塵土;形容人馬奔跑。比喻失敗之后新集結力量反撲過來;或新恢復勢力。
    成語出處:
    唐 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色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來未可知。”
    109

    敬賢

    成語拼音:
    jìng xián zhòng shì
    成語解釋:
    見“敬賢愛士”。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四馬投唐》第四折:“元帥寬仁厚德,敬賢士,豈肯記舊仇,并不挾冤。”
    110

    舊雨

    成語拼音:
    jiù yǔ chóng féng
    成語解釋:
    老朋友又相遇了。
    成語出處:
    清 尹會一《與王罕皆太史》:“比想舊雨逢,促膝談心,亦大兄閑居之一快也。”
    111

    不返

    成語拼音:
    jī zhòng bù fǎn
    成語解釋:
    經過長時間形成的思想作風或習慣,很難改變。同“積難返”。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三》:“故余謂偏伐陽者,韓非刑名之學;偏補陽者,商鞅富強之術。初用皆有功,積不返,其損傷根本則一也。”
    112

    不反

    成語拼音:
    jí zhòng bù fǎn
    成語解釋:
    同“極難返”。
    成語出處: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今《大學》之為圣經,已成極不反之勢。”
    113

    不反

    成語拼音:
    jī zhòng bù fǎn
    成語解釋:
    經過長時間形成的思想作風或習慣,很難改變。同“積難返”。
    成語出處:
    清 戴名世《〈三山存業〉序》:“當明之初,以科目網羅天下之士,已而諸科皆罷,獨以時文相尚,而進士一途遂成積不反之勢。”
    114

    畸輕

    成語拼音:
    jī zhòng jī qīng
    成語解釋:
    形容事物發展不均衡,或對待事物的態度不公正。同“畸輕畸”。
    成語出處:
    清 黃六鴻《福惠全書 編審 編審余論》:“丁與糧,無畸畸輕之弊。”
    115

    連城

    成語拼音:
    jià zhòng lián chéng
    成語解釋:
    價:價格;連城:連成一片的城池。形容物品極為珍貴,價值極高
    成語出處:
    唐·韋莊《乞彩箋歌》:“也知價連城璧,一紙萬金猶不惜。”
    116

    難返

    成語拼音:
    jī zhòng nán fǎn
    成語解釋:
    積:長時間積累下來的;:程度深;返:返回。指經過長時間形成的不良思想、作風或習慣;不容易革除、改變。
    成語出處:
    清 趙翼《廿二史札記》第20卷:“掌禁兵,筦樞要,遂致積難返,以至此極也哉。”
    117

    難反

    成語拼音:
    jī zhòng nán fǎn
    成語解釋:
    經過長時間形成的思想作風或習慣,很難改變。同“積難返”。
    成語出處:
    明 張居正《陳六事疏》:“近來風俗人情,積習生弊,有頹靡不振之漸,有積難反之幾。若不稍加改易,恐無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
    118

    難返

    成語拼音:
    jí zhòng nán fǎn
    成語解釋:
    猶積難返。指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弊端或某種局面難以改變。用于消極方面。
    成語出處:
    清·顧炎武《日知錄·蘇松二府田賦之》:“此固其極難返之勢,始于景定,訖于洪武,而征科之額,十倍于紹煕以前者也。”
    119

    舉足輕

    成語拼音:
    jǔ zú qīng zhòng
    成語解釋: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要;足以左右全局。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方蜀漢相攻,權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
    120

    若輕

    成語拼音:
    jǔ zhòng ruò qīng
    成語解釋:
    舉起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的工作。
    成語出處: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重的成語,帶重字的成語,包含重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