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里字的成語 (303個)

    121

    竟街

    成語拼音:
    lián lǐ jìng jiē
    成語解釋:
    形容屋舍毗連不絕。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楊震傳》:“伏見詔書為阿母興起津城門內弟舍,合兩為一,連竟街,雕修繕飾,窮機巧伎。”
    122

    流氣

    成語拼音:
    liú lǐ liú qì
    成語解釋: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8章:“一些農村姑娘羞羞答答在照相攤前造作地擺好姿勢,等待城來的流流氣的攝影師按快門。”
    123

    外外

    成語拼音:
    lǐ lǐ wài wài
    成語解釋:
    面和外面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4回:“時值秋殘冬到,石秀外外,身上都換了新衣服穿著。”
    124

    鄉黨

    成語拼音:
    lín lǐ xiāng dǎng
    成語解釋:
    周制1鄰=5家,1=5鄰,1黨=500家,1鄉=12500家。泛稱一鄉的人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雍世》:“毋!以與你鄰鄉黨乎!”
    125

    通外國

    成語拼音:
    lǐ tōng wài guó
    成語解釋:
    通:暗中勾結。與國外反動勢力暗中勾結;盜賣本國的情報或國家利益。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 病后雜談之余》:“ 大則指為‘通外國’,就是現在之所謂‘漢奸’。”
    126

    挑外撅

    成語拼音:
    lǐ tiǎo wài juē
    成語解釋:
    陽奉陰違,搬弄是非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找那心眼兒實、不會挑外撅的人,找那跟韓老六結仇結怨的,你多聯絡些人,抱成團體。”
    127

    離題萬

    成語拼音:
    lí tí wàn lǐ
    成語解釋:
    離:離開;題:題目;主題;題旨;萬:泛指很遠。指說話或寫文章同原先要表達的主題離得很遠。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其結果,往往是‘下筆千言,離題萬’,仿佛像個才子,實則到處害人。”
    128

    談巷議

    成語拼音:
    lǐ tán xiàng yì
    成語解釋:
    :鄉、鄰居。鄰街巷間人們的議論談說。指民間的議論。
    成語出處:
    宋·曾敏行《獨醒雜說·附錄》:“上自朝廷典章,下至稗雜家,談巷議,無不記覽。”
    129

    外夾攻

    成語拼音:
    lǐ wài jiā gōng
    成語解釋:
    、外兩方面配合同時進攻。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 吳越世家》:“乃取其軍號,內外夾攻,號令相應,淮人以為神,遂人敗之。”
    130

    流血千

    成語拼音:
    liú xuè qiān lǐ
    成語解釋:
    形容死傷非常多。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
    131

    綠衣黃

    成語拼音:
    lǜ yī huáng lǐ
    成語解釋:
    綠、黃:古時以黃色為正色,綠為閑色。以綠色為衣,用黃色為。舊喻尊卑反置,貴賤顛倒。
    成語出處:
    《詩·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132

    應外合

    成語拼音:
    lǐ yìng wài hé
    成語解釋:
    應:接應;合:配合。外面攻打與面接應相結合。
    成語出處:
    元 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二折:“小官須索整點英雄將士,應外合擒拿他,有何不可也。”
    133

    明鑒萬

    成語拼音:
    míng jiàn wàn lǐ
    成語解釋:
    明:眼睛亮;鑒:洞察。對外面或遠方的情況了解得很清楚。形容人料事準確,識見高明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9回:“譚道臺昨夜籌畫,果然明鑒萬。”
    134

    明見萬

    成語拼音:
    míng jiàn wàn lǐ
    成語解釋:
    對于外界或遠方的情況,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預見。
    成語出處:
    清 李漁《比目魚 征利》:“真可謂明見萬,智察秋毫。”
    135

    藏刀

    成語拼音:
    mì lǐ cáng dāo
    成語解釋:
    蜜:蜂蜜。表面很友好,暗卻藏著害人之心
    成語出處: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妒律》:“爾乃蜜藏刀,必欲花間逐蝶,狡亦甚矣,罰豈容輕!”
    136

    綿藏針

    成語拼音:
    mián lǐ cáng zhēn
    成語解釋:
    綿絮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當日說知心,綿藏針。”
    137

    蝴蝶

    成語拼音:
    mèng lǐ hú dié
    成語解釋:
    比喻虛幻不真實的事情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138

    冒失

    成語拼音:
    mào lǐ mào shī
    成語解釋:
    過分地隨便對待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二回:“這粉嫩的手,怎的冒冒失,捏他一把!”
    139

    沒外

    成語拼音:
    méi lǐ méi wài
    成語解釋:
    外不分,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沒沒外,不與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
    140

    南柯

    成語拼音:
    mèng lǐ nán kē
    成語解釋:
    南柯:指槐樹的南枝。比喻一場美夢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夫人停婚》:“他實在咽不下玉液金波,誰承望月底西廂,變做了夢南柯。”
    * 里的成語,帶里字的成語,包含里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