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酒字的成語 (154個)

    101

    閑茶

    成語拼音:
    làng jiǔ xián chá
    成語解釋:
    指風月場中的吃喝之事。
    成語出處: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你浪閑茶,臥柳眠花,半世禁害殺,自矜自夸。”
    102

    佳肴

    成語拼音:
    měi jiǔ jiā yáo
    成語解釋:
    肴:下的飯菜。指好好菜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須臾茶畢,早已設下杯盤,那美佳肴,自不必說。”
    103

    嘉肴

    成語拼音:
    měi jiǔ jiā yáo
    成語解釋:
    嘉:美好;肴:下的飯菜。指好好菜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9卷:“是日同衙門官擺著公會筵席,特賀到任,美嘉肴,珍羞百味。”
    104

    之會

    成語拼音:
    péng jiǔ zhī huì
    成語解釋:
    :朋友聚會暢飲。朋友歡飲的聚會
    成語出處:
    《晉書·陶潛傳》:“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之會,則撫而和之。”
    105

    琴歌

    成語拼音:
    qín gē jiǔ fù
    成語解釋:
    彈琴、唱歌、飲、賦詩。舊皆逸人、高士之事。
    成語出處:
    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琴歌既斷,賦無續。”
    106

    乞漿得

    成語拼音:
    qǐ jiāng dé jiǔ
    成語解釋:
    討杯水喝,卻得到了。比喻得到的超過所要求的。
    成語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書志》:“太歲在酉,乞漿得;太歲在巳,販妻鬻子。”
    107

    求漿得

    成語拼音:
    qiú jiāng dé jiǔ
    成語解釋:
    漿:飲料。比喻所得過于所求。
    成語出處:
    唐 張鷟《朝野僉載》:“歲在申酉,求漿得。”
    108

    征茶

    成語拼音:
    què jiǔ zhēng chá
    成語解釋:
    征收茶稅。亦泛指苛捐雜稅。
    成語出處:
    明·陳汝元《金蓮記·射策》:“草野抒忠告,榷征茶太紛擾。”
    109

    千日醉

    成語拼音:
    qiān rì zuì jiǔ
    成語解釋:
    喝了能醉一千天的。比喻好
    成語出處:
    110

    牽羊擔

    成語拼音:
    qiān yáng dàn jiǔ
    成語解釋:
    牽著羊,挑著。表示向人慰勞或慶賀。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四折:“老夫如今牽羊擔,與孩兒慶喜。”
    111

    肉林

    成語拼音:
    ròu lín jiǔ chí
    成語解釋:
    肉極多。形容極端奢侈豪華的生活
    成語出處:
    《元史·裕宗傳》:“古有肉林池,爾欲吾效之耶!”
    112

    肉圃

    成語拼音:
    ròu pǔ jiǔ chí
    成語解釋:
    肉極多。形容極端奢侈豪華的生活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本經訓》:“紂為肉圃池。”
    113

    肉山

    成語拼音:
    ròu shān jiǔ hǎi
    成語解釋:
    肉積得像山一樣高,像海水一樣多。形容豐盛的席。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與吳季重書》:“原舉泰山以為肉,傾東海以為。”
    114

    雙柑斗

    成語拼音:
    shuài gān dǒu jiǔ
    成語解釋: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
    成語出處:
    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二引《高隱外書》:“戴颙春攜雙柑斗,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此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
    115

    豆肉

    成語拼音:
    shāng jiǔ dòu ròu
    成語解釋:
    觴,古代盛器;豆,古代盛食器。因以“觴豆肉”泛指飲食。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坊記》:“觴豆肉,讓而受惡,民猶犯次。”
    116

    瘋兒

    成語拼音:
    sā jiǔ fēng ér
    成語解釋:
    喝醉后任性胡鬧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5回:“千不該,萬不該,前天吃醉了,在你薦的人那里撒風,叫你下不去!真正對你不住!”
    117

    風流

    成語拼音:
    shī jiǔ fēng liú
    成語解釋:
    作詩飲。古人以此為風流韻事,故稱。
    成語出處:
    金·元好問《鷓鴣天》詞:“身外虛名一羽輕,封侯何必勝躬耕。田園活計渾閑在,詩風流屬老成。”
    118

    使罵坐

    成語拼音:
    shǐ jiǔ mà zuò
    成語解釋:
    見“使罵座”。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灌夫為人,剛直使。……武安遂怒,劾灌夫罵坐不敬,系居室。”
    119

    使罵座

    成語拼音:
    shǐ jiǔ mà zuò
    成語解釋:
    亦作“使罵坐”。漢灌夫為人剛直不阿,好使。一日,與魏其侯竇嬰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無禮,遂借行之機指臨汝侯灌賢而罵之,其意實在蚡。蚡乃劾夫罵坐不敬。事見《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后因稱在宴上借使性、辱罵同席之人為“使罵座”。
    成語出處:
    漢灌夫為人剛直不阿,好使。一日,與魏其侯竇嬰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無禮,遂借行之機指臨汝侯灌賢而罵之,其意實在蚡。蚡乃劾夫罵坐不敬。事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120

    使仗氣

    成語拼音:
    shǐ jiǔ zhàng qì
    成語解釋:
    使:放任;仗:憑借,倚仗。指任性發
    成語出處:
    《南史·沈慶之傳》:“昭略字茂隆,性狂俊,不事公卿,使仗氣,無所推下。”
    * 酒的成語,帶酒字的成語,包含酒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