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道字的成語 (373個)

    201

    作舍

    成語拼音:
    móu dào zuò shě
    成語解釋:
    造房子請教路人。比喻人多嘴雜,意見紛紛,辦不成事。
    成語出處:
    宋·宋祁《雜說》:“謀作舍,三年弗架。”
    202

    魔高一尺,高一丈

    成語拼音:
    mó gāo yī chǐ,dào gāo yī zhàng
    成語解釋:
    魔:惡鬼;行,法。比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
    成語出處:
    楊成武《層層火陣燒野牛》:“魔高一尺,高一丈。在粉碎日寇‘駐屯清剿’的斗爭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創造——地戰,大顯神威。”
    203

    明公正

    成語拼音:
    míng gōng zhèng dào
    成語解釋:
    見“明公正氣”。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1回:“明公正,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
    204

    目擊

    成語拼音:
    mù jī dào cún
    成語解釋:
    眼光一接觸便知“”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擊而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
    205

    鳴鑼喝

    成語拼音:
    míng luó hè dào
    成語解釋:
    封建時代官吏出門時,前面開路的人敲鑼喝令行人讓路。比喻為某種事物的出現,制造聲勢,開辟路。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落后便是那河臺鳴鑼喝前呼后擁的過去。”
    206

    鳴鑼開

    成語拼音:
    míng luó kāi dào
    成語解釋:
    鳴鑼:敲鑼。封建時代官吏出行時;前面差役敲鑼;吆喝行人回避。現多比喻為某種事物的產生制造輿論。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99回:“大凡官府出街,一定是鳴鑼開的。”
    207

    明堂正

    成語拼音:
    míng táng zhèng dào
    成語解釋:
    猶明公正氣。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溫柔安靜,差不多的主子姑娘還跟不上他,才擺酒請客的費事,明堂正的給他做了屋里人。”
    208

    明修棧,暗度陳倉

    成語拼音: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成語解釋:
    ,是指在懸崖峭壁的險要地方鑿孔支架,鋪上木板而建成的通,可以行軍、運輸糧草輜重,也可供馬幫商旅通行。陳倉,是古代縣名(今陜西省寶雞市東),是漢中通向關中的咽喉要。本義是指劉邦將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故意明修棧,迷惑對方,暗中繞奔襲陳倉,取得勝利。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著樊噲明修棧,俺可暗度陳倉古。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守把。俺往陳倉古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
    209

    明修棧,暗渡陳倉

    成語拼音: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成語解釋:
    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成語出處:
    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暗渡陳倉,攻完三秦,劫取五國。”
    210

    妙言要

    成語拼音:
    miào yán yào dào
    成語解釋:
    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理。
    成語出處: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宮室之疾,食色之害,宜聽妙言要,以疏神導體。”
    211

    亂常

    成語拼音:
    nì dào luàn cháng
    成語解釋:
    指違背德綱常
    成語出處:
    唐 李公佐《謝小娥傳》:“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亂常之心,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也。”
    212

    羊腸

    成語拼音:
    niǎo dào yáng cháng
    成語解釋:
    狹險典折的山路。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睡龍溥禪師法嗣》:“世人休說行路難,鳥羊腸咫尺間。”
    213

    能說慣

    成語拼音:
    néng shuō guàn dào
    成語解釋:
    形容人口才好,很會講話。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三折:“但熟甜瓜軟處偏捏,蠟槍頭會能說。”
    214

    能說會

    成語拼音:
    néng shuō huì dào
    成語解釋:
    :說;講。形容口齒伶俐;很會說話。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漁樵閑話》:“但甜瓜軟處偏捏。蠟槍頭會能說。”
    215

    能說善

    成語拼音:
    néng shuō shàn dào
    成語解釋:
    :說,講。形容口齒伶俐,很會說話
    成語出處:
    黃藥眠《自紀篇》:“他們都是能說善的人。”
    216

    逆天無

    成語拼音:
    nì tiān wú dào
    成語解釋:
    逆:違反;義。違反天理,毫無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回:“董卓逆天無,蕩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謝天下,安肯與逆賊結親耶!”
    217

    能言會

    成語拼音:
    néng yán huì dào
    成語解釋:
    :說,講。形容口齒伶俐,很會說話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六回:“這位侄少爺算得能言會。”
    218

    能言善

    成語拼音:
    néng yán shàn dào
    成語解釋:
    :說,講。形容口齒伶俐,很會說話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由于他絕頂聰明,善于識人,而且能言善,手面大方,所以三年滿師。”
    219

    離經

    成語拼音:
    pàn dào lí jīng
    成語解釋:
    畔:通“叛”,違背。違背德,脫離經典。指背離常規的思想或行為
    成語出處:
    清·洪昇《》序:“開人心狙詐之端,啟風俗陵傲之習,不至于畔離經不止。”
    220

    貧而樂

    成語拼音:
    pín ér lè dào
    成語解釋:
    家境貧窮,卻以獲得知識、懂得理為樂事。
    成語出處:
    《論語·學而》:“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 道的成語,帶道字的成語,包含道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