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逆字的成語 (80個)

    21

    耳之言

    成語拼音:
    nì ěr zhī yán
    成語解釋:
    聽起來不舒服的話(多指尖銳、中肯的勸告或批評)。
    成語出處:
    《史記·留侯世家》:“忠言耳利于行。”
    22

    耳忠言

    成語拼音:
    nì ěr zhōng yán
    成語解釋:
    耳:不順耳。聽起來感到刺耳的話是有益的好話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四馬投唐》楔子:“我忠心主意要興兵,耳忠言不肯聽。”
    23

    風撐船

    成語拼音:
    nì fēng chēng chuán
    成語解釋:
    風:頂風。比喻身處
    成語出處:
    宋·陸游《與何蜀州啟》:“老驥伏櫪,雖未歇于壯心;風撐船,終不離于舊處。”
    24

    風惡浪

    成語拼音:
    nì fēng è làng
    成語解釋:
    比喻險惡的形勢。
    成語出處:
    《人民文學》1978年第2期:“即使尹老師滿腹牢騷及煩躁,也還是聽到鈴聲,奔赴教室,頂著‘四人幫’掀起的風惡浪,為學生們上課。”
    25

    流而上

    成語拼音:
    nì liú ér shàng
    成語解釋:
    :倒。水前進。比喻迎著困難而上
    成語出處:
    《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毛亨傳:“流而上曰溯洄。”
    26

    來順受

    成語拼音:
    nì lái shùn shòu
    成語解釋:
    :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成語出處: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12出:“來順受,須有通時。”
    27

    理違天

    成語拼音:
    nì lǐ wéi tiān
    成語解釋:
    :違反;悖:違背。違背天道常理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寶劍記·避難遇義》:“我存仁義,肯從他理違天。”
    28

    取順守

    成語拼音:
    nì qǔ shùn shǒu
    成語解釋:
    :背叛;順:合理。背叛國君奪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國家。
    成語出處:
    《漢書·陸賈傳》:“且湯武而以取順守之,文武并用,長久之術也。”
    29

    施倒行

    成語拼音:
    nì shī dǎo xíng
    成語解釋:
    見“行倒施”。
    成語出處: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告各友邦書》:“施倒行,以迄于今。”
    30

    水行舟

    成語拼音:
    nì shuǐ xíng zhōu
    成語解釋:
    著水流行船。比喻在前進道路上要克服重重困難;也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 門外文談》:“即使目下還有點水行舟,也只好拉纖。”
    31

    水行舟,不進則退

    成語拼音:
    nì shuǐ xíng zhōu,bù jìn zé tuì
    成語解釋:
    :倒,反。比喻學習或做事一定要克服困難,努力向前
    成語出處:
    《懷念劉少奇同志·片斷回憶寄深情》:“他常對工作人員說,學如水行舟,不進則退。”
    32

    天悖理

    成語拼音:
    nì tiān bèi lǐ
    成語解釋:
    :違反;悖:違背。違背天道常理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只是劉太后懷嫉妒心腸,做這等天悖理的勾當。”
    33

    天背理

    成語拼音:
    nì tiān bèi lǐ
    成語解釋:
    :違背。違背天道常理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陳倉路》頭折:“則他那天背理可釤殺,我則待要剿除亂掠扶家國。”
    34

    天暴物

    成語拼音:
    nì tiān bào wù
    成語解釋:
    違反天意,殘害萬物。
    成語出處:
    《文子·精誠》:“天暴物,即日月薄蝕,五星失行,四時相乘,晝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
    35

    天大罪

    成語拼音:
    nì tiān dà zuì
    成語解釋:
    :違背。形容極大的罪惡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1回:“二則惟愿朝廷早降恩光,赦免天大罪,眾當竭力捐軀,盡忠報國,死而后已。”
    36

    天而行

    成語拼音:
    nì tiān ér xíng
    成語解釋:
    :違背。違背天意做事。比喻違背客觀形勢或規律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2回:“今孔明自負才智,天而行,乃自取敗亡也。”
    37

    天犯順

    成語拼音:
    nì tiān fàn shùn
    成語解釋:
    天意正道。
    成語出處:
    《周書·齊煬王憲傳》:“直若天犯順,此則自取滅亡。”
    38

    天無道

    成語拼音:
    nì tiān wú dào
    成語解釋:
    :違反;道:道義。違反天理,毫無道義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回:“董卓天無道,蕩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謝天下,安肯與賊結親耶!”
    39

    天違理

    成語拼音:
    nì tiān wéi lǐ
    成語解釋:
    指違背天道常理。亦作“理違天”。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孝武帝紀》:“誠天違理而不見時也。”
    40

    天違眾

    成語拼音:
    nì tiān wéi zhòng
    成語解釋:
    謂違背天理人情。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伍被傳》:“夫以吳眾不能成功者,何也?誠天違眾而不見時也。”
    * 逆的成語,帶逆字的成語,包含逆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