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車字的成語 (156個)

    121

    書讀五

    成語拼音:
    shū dú wǔ chē
    成語解釋:
    形容讀書多、知識豐富。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
    122

    書富五

    成語拼音:
    shū fù wǔ chē
    成語解釋:
    富:豐富;五:五書。形容讀書多,學識淵博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真個胸中書富五,筆下句高午古。”
    123

    保帥

    成語拼音:
    shě jū bǎo shuài
    成語解釋:
    象棋用語,比喻在某些斗爭中,為保全主要的人物,就把責任推到次要人物身上
    成語出處:
    124

    熟路輕

    成語拼音:
    shú lù qīng chē
    成語解釋:
    見“熟路輕轍”。
    成語出處:
    明·許自昌《水滸記·縱騎》:“一任恁地網天羅,怎禁俺熟路輕。”
    125

    駟馬高

    成語拼音:
    sì mǎ gāo chē
    成語解釋:
    駟馬:一所駕的四匹馬。套著四匹馬的高蓋。舊時形容有權勢的人出行時的闊綽場面。也形容顯達富貴。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于定國傳》:“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
    126

    殺馬毀

    成語拼音:
    shā mǎ huǐ chē
    成語解釋:
    《后漢書 周燮傳》:“捍馮良呴年三十,為尉從佐。奉檄迎督郵,即路慨然,恥在廝役,因壞殺馬,毀裂衣冠,乃遁至犍為,從杜撫學。”后以“殺馬毀”喻棄官歸隱。
    成語出處:
    《后漢書·周燮傳》:“[馮良]年三十,為尉從佐。奉檄迎督郵,即路慨然,恥在廝役,因壞殺馬,毀裂衣冠,乃遁至犍為,從杜撫學。”
    127

    束馬懸

    成語拼音:
    shù mǎ xuán chē
    成語解釋:
    束馬:把馬蹄包起,防止馬滑倒;懸:把子鉤牢,以防脫落。把馬腳裹起來,把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艱險情況。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封禪》:“束馬懸,上卑耳之山。”
    128

    駟馬軒

    成語拼音:
    sì mǎ xuān chē
    成語解釋:
    見“駟馬高”。
    成語出處:
    清·方文《為陳俞公五十初度》詩:“駟馬軒易傾覆,何如野老話桑麻。”
    129

    螳臂當

    成語拼音:
    táng bì dāng chē
    成語解釋:
    螳螂奮舉前腿來擋住子前進;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勝任。比喻自不量力地去做辦不到的事;必然失敗。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130

    螳臂擋

    成語拼音:
    táng bì dǎng chē
    成語解釋:
    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敗。同“螳臂當”。
    成語出處:
    李一《荊宜施鶴光復記》:“武漢義師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數省之兵,蓋有螳臂擋之勢,危莫甚焉。”
    131

    腹笥

    成語拼音:
    wǔ chē fù sì
    成語解釋:
    比喻讀書多,學識淵博。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
    132

    寶馬

    成語拼音:
    xiāng chē bǎo mǎ
    成語解釋:
    華麗的子,珍貴的寶馬。指考究的騎。
    成語出處:
    唐·韋應物《長安道》詩:“寶馬橫來下建章,香卻轉避馳道。”
    133

    告老

    成語拼音:
    xuán chē gào lǎo
    成語解釋:
    指告老引退,辭官家居。同“懸致仕”。
    成語出處:
    漢 蔡邕《陳寔碑》:“時年已七十,遂隱丘山,懸告老,四門備禮,閑心靜居。”
    134

    健馬

    成語拼音:
    xiān chē jiàn mǎ
    成語解釋:
    見“鮮怒馬”。
    成語出處:
    唐·康駢《劇談錄·曲江》:“彩幄翠幬,匝于堤岸,鮮健馬,比肩擊轂。”
    135

    怒馬

    成語拼音:
    xiān chē nù mǎ
    成語解釋:
    怒:氣勢強盛。嶄新的,肥壯的馬。形容服用講究,生活豪華。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第五倫傳》:“蜀地肥饒,人吏富貴,掾吏家貲多至千萬,皆鮮怒馬,以財貨自達。”
    136

    泣罪

    成語拼音:
    xià chē qì zuì
    成語解釋:
    舊時稱君主對人民表示關切。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說苑 君道》:“禹出見罪人,下問而泣之。”
    137

    束馬

    成語拼音:
    xuán chē shù mǎ
    成語解釋:
    形容險阻。
    成語出處:
    《國語·齊語》:“懸束馬,逾太行與辟耳之溪拘夏。”韋昭注:“太行、辟耳,山名也。拘夏,辟耳之溪也。三者皆山險溪谷,故懸鉤其,偪束其馬以渡。”
    138

    伊始

    成語拼音:
    xià chē yī shǐ
    成語解釋:
    :舊指新官剛到任。伊始:開始。舊指新官剛到任;現比喻帶著工作任務剛剛到一個地方。
    成語出處:
    《隋書 劉行本傳》:“然臣下之始,與其為約。此吏故違,請加徒一年。”
    139

    載鶴

    成語拼音:
    xuān chē zǎi hè
    成語解釋:
    :古代有帷幕的子。衛懿公用軒載鶴。比喻胡亂封官賜爵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閔公二年》:“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
    140

    之年

    成語拼音:
    xuán chē zhī nián
    成語解釋:
    指七十歲。
    成語出處:
    《晉書·劉毅傳》:“昔鄭武公年過八十,入為周司徒,雖過懸之年,必有可用。”唐·許渾《賀少師相公致政》詩序:“少師相公未及懸之年,二表乞罷將相。”
    * 車的成語,帶車字的成語,包含車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