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趣字的成語 (30個)

    21

    涉筆成

    成語拼音:
    shè bǐ chéng qù
    成語解釋:
    涉筆:動筆;:意味;意。一動筆就味盎然。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100回:“讀了些四庫奇書,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閑,涉筆成,每于長夏余冬,燈前月夕,以文為戲,年復一年,編出《鏡花緣》一百回。”
    22

    盎然

    成語拼音:
    xìng qù àng rán
    成語解釋:
    形容興濃厚。
    成語出處:
    茅盾《馬達的故事》:“誰要是看了這樣專心致志而又興盎然,還會貿然沖上去問一句。”
    23

    閑情逸

    成語拼音:
    xián qíng yì qù
    成語解釋:
    同“閑情逸致”。
    成語出處:
    茅盾《幻滅》:“他們都是兒女成行,并且職務何等繁劇,尚復有此閑情逸,更無怪那班青年了。”
    24

    相映成

    成語拼音:
    xiāng yìng chéng qù
    成語解釋:
    相映:對照;:興味。相互襯托著;顯得很有味;很有意思。
    成語出處:
    朱自清《“子夜”》:“寫馮云卿等三人作公債而失敗,那不過點綴點綴,取其與吳趙兩巨頭相映成,覺得熱鬧些。”
    25

    橫生

    成語拼音:
    yì qù héng shēng
    成語解釋:
    指超逸不俗的情洋溢而出。
    成語出處:
    清顧祿《桐橋倚棹錄 冢墓》:“[梅花和尚錢堉]醉后落筆,逸橫生,自謂醒時不及也。”
    26

    逸聞

    成語拼音:
    yì wén qù shì
    成語解釋: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興的傳聞和故事。
    成語出處:
    語出《四庫全書總目 地理三 武林舊事》:“此十卷本,乃從毛氏汲古閣元版傳鈔,首尾完具,其間逸聞軼事,皆可以備考稽。”
    27

    不凡

    成語拼音:
    zhì qù bù fán
    成語解釋:
    不凡:不尋常,不平凡。志向很不平常。形容超凡
    成語出處:
    《晉書·阮修傳》:“梁國張偉,志不常,自隱于屠釣。”
    28

    知情識

    成語拼音:
    zhī qíng shí qù
    成語解釋:
    :情。懂得人情,善體貼,通達情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難得這好人,又忠厚,又老實,又且知情識,隱惡揚善,千百中難遇此一人。”
    29

    自討沒

    成語拼音:
    zì tǎo méi qù
    成語解釋:
    做事不得當,反使自己難堪窘迫。
    成語出處:
    葉圣陶《孤獨》:“他立刻覺得剛才對于孩子的要求沒有意思,只不過自討沒罷了。”
    30

    知音識

    成語拼音:
    zhī yīn shí qù
    成語解釋:
    :情。形容朋友間十分了解、意相投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5卷:“你平時那一班同歡同賞,知音識的朋友,怎沒一個來鍥倸你一鍥倸?”
    * 趣的成語,帶趣字的成語,包含趣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