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起字的成語 (158個)

    121

    聞風而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qǐ
    成語解釋:
    聞:聽到;風:風聲,消息。一聽到風聲,就立刻來響應。
    成語出處:
    宋 陳亮《祭趙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聞風而。”
    122

    無風

    成語拼音:
    wú fēng qǐ làng
    成語解釋:
    比喻平白無故地生出事來。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
    成語出處:
    唐 希運《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達摩西來,無風浪;世尊拈花,一場敗缺。”
    123

    聞雞

    成語拼音:
    wén jī qǐ wǔ
    成語解釋:
    一聽見雞叫就床練劍。形容有志報國之士奮發圖強;也比喻抓緊時間不懈努力。雞:雞鳴報曉。
    成語出處:
    《晉書 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舞。”
    124

    惟口

    成語拼音:
    wéi kǒu qǐ xiū
    成語解釋:
    謂言語不慎,招致羞辱。
    成語出處:
    《尚書·說命中》:“惟口羞,惟甲胄戎。”
    125

    無利不

    成語拼音:
    wú lì bù qǐ zǎo
    成語解釋:
    指有利可圖就很早來。比喻為了圖利而從事某事
    成語出處: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我們都是急性子,無利不早,講究的是空手套白狼。”
    126

    無明火

    成語拼音:
    wú míng huǒ qǐ
    成語解釋:
    無明火:怒火。形容發怒
    成語出處:
    明·陶宗儀《輟耕錄》第15卷:“與君一把無明火,燒盡千愁萬恨心。”
    127

    雞連

    成語拼音:
    wèi qǐ jī lián
    成語解釋:
    猬:刺猬。猬毛紛紛而,雞聲相連不斷。比喻彼此串連,蠢蠢欲動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唐故岎寧節度使史公神道碑》:“大和紀元,滄景不虔,子弄父兵,跳跟海適,有鄰陰交,猬雞連。”
    128

    云涌

    成語拼音:
    wù qǐ yún yǒng
    成語解釋:
    比喻眾多的事物迅速出現。
    成語出處:
    梁啟超《萬木草堂書藏征捐圖書店》:“以興學育才為急務,于是各行省霧云涌,學堂學會所在而有。”
    129

    萬丈高樓從地

    成語拼音:
    wàn zhàng gāo lóu cóng dì qǐ
    成語解釋:
    比喻凡事要從打基礎做
    成語出處:
    沈從文《新與舊》:“‘萬丈高樓從地’,同隊人也覺得這家伙將來不可小覷。”
    130

    萬丈高樓平地

    成語拼音:
    wàn zhàng gāo lóu píng dì qǐ
    成語解釋:
    比喻凡事要從打基礎做
    成語出處:
    沈從文《虎雛再遇記》:“他記得一句格言:‘萬丈高樓平地’,他因此永遠能用碼名分在軍隊里混。”
    131

    修舊

    成語拼音:
    xiū jiù qǐ fèi
    成語解釋:
    原指修詩書,興禮樂。后引申為把舊有的修理好。把廢置的利用來。
    成語出處:
    《漢書 司馬遷傳》:“幽、厲之后,王道缺,禮樂衰,孔子修舊廢,論《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
    132

    孝經

    成語拼音:
    xiào jīng qǐ xù
    成語解釋:
    比喻遇事左右為難,頗感棘手
    成語出處:
    《陽春白雪·小令·壽陽曲》:“淚點多如秋夜雨,煩惱如《孝經》序。”
    133

    蕭墻禍

    成語拼音:
    xiāo qiáng huò qǐ
    成語解釋:
    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指禍亂發生在家里。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成語出處:
    《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134

    蕭墻

    成語拼音:
    xìn qǐ xiāo qiáng
    成語解釋:
    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指禍亂發生在家里。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成語出處:
    北周·庾信《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時值亂離,釁蕭墻。”
    135

    一病不

    成語拼音:
    yī bìng bù qǐ
    成語解釋:
    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惡化,終至死亡。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那詹典在途中本就受了些風霜,到家又傳了時癥,一病不,嗚呼哀哉死了。”
    136

    一部二十四史無從說

    成語拼音:
    yī bù èr shí sì shǐ wú cóng shuō qǐ
    成語解釋: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才好
    成語出處:
    張恨水《啼笑姻緣》續集第八回:“她這兩句話,問得沈國英很感到一部二十四史無從說。”
    137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

    成語拼音:
    yī bù èr shí sì shǐ,bù zhī cóng hé shuō qǐ
    成語解釋: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才好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序:“覺世間變幻之態,無有過于中國官場者……嘗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處說。”
    138

    一波未平,一波又

    成語拼音:
    yī bō wèi píng,yī bō yòu qǐ
    成語解釋:
    一個浪頭尚未平復,另一個浪頭又掀了。比喻事情進行波折很多,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另一個問題又發生了。
    成語出處:
    宋 姜夔《白石道人詩話》:“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又作。”
    139

    一哄而

    成語拼音:
    yī hòng ér qǐ
    成語解釋:
    喧鬧;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一哄而。”
    140

    一轟而

    成語拼音:
    yī hōng ér qǐ
    成語解釋:
    沒有經過認真準備和嚴密組織,一下子行動
    成語出處:
    梁斌《紅旗譜》第二卷:“一轟而,一轟而散,他逮不住領頭人兒,看他有什么法子?”
    * 起的成語,帶起字的成語,包含起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