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走字的成語 (146個)

    121

    馬觀花

    成語拼音:
    zǒu mǎ guān huā
    成語解釋: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了解。:跑。
    成語出處: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122

    馬看花

    成語拼音:
    zǒu mǎ kàn huā
    成語解釋:
    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成語出處: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123

    馬上任

    成語拼音:
    zǒu mǎ shàng rèn
    成語解釋:
    官員到職上任。指開始擔任某項職務。
    成語出處:
    五代 孫光憲《北夢瑣言》:“車駕必謀幸蜀,先以稱公馬赴任。”
    124

    馬之任

    成語拼音:
    zǒu mǎ zhī rèn
    成語解釋:
    騎著馬去上任。指官員出任新的職位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青衫淚》楔子:“目今主上圖治心切,不尚浮藻,將某左遷江州司馬,刻日馬之任。”
    125

    馬章臺

    成語拼音:
    zǒu mǎ zhāng tái
    成語解釋:
    章臺:漢長安章臺下街名,舊為妓院的代稱。原指騎馬經過章臺。后指涉足妓間。
    成語出處:
    《漢書·張敞傳》:“然倘無威儀,時罷朝會,過馬章臺街,使御吏驅,自以便面拊馬。”
    126

    南闖北

    成語拼音:
    zǒu nán chuǎng běi
    成語解釋:
    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闖蕩。
    成語出處:
    老舍《龍須溝》第二幕:“這年月呀,女人尊貴啦,跟男人一樣可以南闖北的。”
    127

    肉行尸

    成語拼音:
    zǒu ròu xíng shī
    成語解釋:
    行尸:會動的尸體。比喻不動腦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過日子的人
    成語出處:
    清·華偉生《開國奇冤·謀擢》:“盡熱衷瞞神嚇鬼,扮花面肉行尸。”
    128

    石飛砂

    成語拼音:
    zǒu shí fēi shā
    成語解釋:
    沙土飛揚,石塊滾動。形容風勢狂暴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87回:“石飛砂勢更兇,推云擁霧亂行蹤。暗藏妖孽來窺戶,又送孤帆過楚峰。”
    129

    石飛沙

    成語拼音:
    zǒu shí fēi shā
    成語解釋:
    沙土飛揚,石塊滾動。形容風勢狂暴。
    成語出處:
    《三國志 吳志 陸凱傳》:“蒼梧、南海,歲有風瘴氣之害,風則折木,飛沙轉石,氣則霧郁,飛鳥不經。”
    130

    殺金剛坐殺佛

    成語拼音:
    zǒu shā jīn gāng zuò shā fó
    成語解釋:
    殺:程度深;金剛:佛的侍從力士;佛:佛教徒對釋迎牟尼的簡稱。比喻勞逸苦樂不均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1回:“不然,頭里就賴他那兩個,正是‘殺金剛坐殺佛。’”
    131

    身無路

    成語拼音:
    zǒu shēn wú lù
    成語解釋:
    無路可。比喻身陷絕境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公子道:‘今身無路,只得所天命,早晚是死,不得見你了。’”
    132

    投沒路

    成語拼音:
    zǒu tóu méi lù
    成語解釋:
    沒路可。比喻陷入絕境,沒有出路。
    成語出處:
    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你如今投沒路。我和你去李家叔叔討口飯兒吃咱。”
    133

    頭沒路

    成語拼音:
    zǒu tóu méi lù
    成語解釋:
    無路可,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8卷:“火器一齊發作,殺得他頭沒路,大敗虧輸。”
    134

    投無計

    成語拼音:
    zǒu tóu wú jì
    成語解釋:
    無路可,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似這雪呵教凍蘇秦投無計,王子猷也曾訪戴空回。”
    135

    頭無路

    成語拼音:
    zǒu tóu wú lù
    成語解釋:
    絕路。比喻陷入絕境,沒有出路。
    成語出處:
    《水滸傳》第五六回:“徐寧妻子并兩個婭嬛,如熱鏊子上螞蟻,頭無路。不茶不飯,慌做一團。”
    136

    投無路

    成語拼音:
    zǒu tóu wú lù
    成語解釋:
    無路可(投:投奔)。指陷入絕境。
    成語出處:
    元 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淋的我投無路,知他這沙門島是何處酆都。”
    137

    在他檐下,怎敢不低頭

    成語拼音:
    zài tā yán xià zǒu,zěn gǎn bù dī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順從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9回:“‘在他檐下,怎敢不低頭!’大帥連這句俗語還不知道嗎。”
    138

    丸逆坂

    成語拼音:
    zǒu wán nì bǎn
    成語解釋:
    丸:滾彈丸;坂:同“阪”,山坡。逆著山坡滾彈丸。比喻所求與所行相背離,難償所愿
    成語出處:
    《舊唐書·李密傳》:“芳餌之下,必有懸魚,惜其重賞,求人死力,丸逆坂,匹此非難。凡百驍雄,誰不讎怨。”
    139

    為上策

    成語拼音:
    zǒu wéi shàng cè
    成語解釋:
    指遇到強敵或陷于困境時,以離開回避為最好的策略。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四回:“李助道:‘事已如此,三十六策,為上策!’”
    140

    為上計

    成語拼音:
    zǒu wèi shàng jì
    成語解釋:
    遇到強敵或陷于困境時,以離開回避為最好的策略。
    成語出處:
    《南齊書 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是上計。”
    * 走的成語,帶走字的成語,包含走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