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赤字的成語 (51個)
-
21
赤舌燒城
- 成語拼音:
- chì shé shāo chéng
- 成語解釋:
- 赤:火紅色。赤舌如火,足以燒城。比喻毀謗或挑拔離間的話非常傷害人。
- 成語出處:
- 漢 揚雄《太玄 干》:“赤舌燒城,吐水于瓶。”
-
22
赤繩綰足
- 成語拼音:
- chì shéng wǎn zú
- 成語解釋:
- 赤繩:紅繩;綰:系。指男女結成婚姻
- 成語出處:
- 明·張景《飛丸記·盟尋泉石》:“想赤繩綰足再難逃,只愿得同諧到老,歷天長地久,永把琴瑟調。”
-
23
赤體上陣
- 成語拼音:
- chì tǐ shàng zhèn
- 成語解釋:
- 陣:指戰場。光著膀子上陣交戰。比喻不顧一切,勇敢戰斗。也比喻公然跳出來干壞事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9回:“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下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
-
24
赤心報國
- 成語拼音:
- chì xīn bào guó
- 成語解釋:
- 赤:火紅色,比喻真純;赤心:忠心;報國:為國家效勞。舊指為帝王盡忠效勞。現亦形容赤膽忠心,為國效力。
- 成語出處:
- 《資治通鑒·陳紀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諸王反逆,欲殺忠良邪!尊天子,削諸侯,赤心報國,何罪之有!’”
-
25
赤心奉國
- 成語拼音:
- chì xīn fèng guó
- 成語解釋:
- 赤:火紅色,比喻真純;赤心:忠心。形容赤膽忠心,為國效力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莫不赤心奉國,忠孝全身。”
-
26
赤縣神州
- 成語拼音:
- chì xiàn shén zhōu
- 成語解釋:
- 中國的別稱。
- 成語出處:
- 金 元好問《四哀詩 李欽叔》:“赤縣神州坐陸沉,金湯非粟禍侵尋。”
-
27
赤心相待
- 成語拼音:
- chì xīn xiāng dài
- 成語解釋:
- 赤心:真誠的心。真心誠意對待別人。
- 成語出處:
- 元·喬夢符《兩世姻緣》第一折:“做了一程夫妻,彼此赤心相待,白首相期。”
-
28
赤子之心
- 成語拼音:
- chì zǐ zhī xīn
- 成語解釋:
- 赤子:初生的嬰兒。孩子純真無邪的心靈。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純潔。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29
丹心赤忱
- 成語拼音:
- dān xīn chì chén
- 成語解釋:
- 丹心:赤心;赤忱:真誠的心意。形容十分忠誠
- 成語出處:
- 鄒韜奮《抗戰以來·廣大讀者愛護支持的文化堡壘》:“勞瘁心力,忍饑耐寒,對于國內外讀者竭誠服務的一片丹心赤忱凝結而成的!”
-
30
耳紅面赤
- 成語拼音:
- ěr hóng miàn chì
- 成語解釋:
- 耳朵和面部都紅了。形容過于用力、情緒激動或羞愧時的臉色。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61回:“忽見禁子走來,輕輕的向倪完耳邊說了幾句。倪完吃了一驚,不覺耳紅面赤。”
-
31
紅臉赤頸
- 成語拼音:
- hóng liǎn chì jǐ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激動
- 成語出處:
- 孔厥《新兒女英雄續傳》:“紅臉赤頸的宋旺也嚷嚷:他不是漢奸的家屬,一直在仗勢欺人嗎!”
-
32
急赤白臉
- 成語拼音:
- jí chì bái liǎn
- 成語解釋:
- 心里著急,臉色難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第60章:“韓小樂見焦淑紅急赤白臉,好像要吵架的樣子。”
-
33
倦尾赤色
- 成語拼音:
- juàn wěi chì sè
- 成語解釋:
- 比喻十分困苦
- 成語出處:
- 《詩經 周南 汝墳》:“魴魚赤尾。”
-
34
金無足赤
- 成語拼音:
- jīn wú zú chì
- 成語解釋:
- 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沒有純而又純的金子。比喻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宋 戴復古《寄興》:“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愿老君家。”
-
35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 成語拼音:
- 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
- 成語解釋:
- 足赤:足金,純金。沒有純而又純的金子。比喻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錯誤。
- 成語出處:
- 宋·戴復古《寄興》:“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愿老君家。”
-
36
近朱者赤
- 成語拼音:
- jìn zhū zhě chì
- 成語解釋:
- 朱:朱砂。靠近朱砂的變紅。比喻接近好人容易使人變好。指外部環境具有很大影響
- 成語出處:
- 晉·傅玄《傅鶉觚集·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
-
3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成語拼音:
- jìn zhū zhě chì,jìn mò zhě hēi
- 成語解釋:
- 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 成語出處:
- 晉 傅玄《傅鶉觚集 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身正則影直。”
-
38
口沸目赤
- 成語拼音:
- kǒu fèi mù chì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情緒激動,聲音臉色都很嚴厲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九卷:“言人之非,嗔目扼腕,疾言噴噴,口沸目赤。”
-
39
科頭赤足
- 成語拼音:
- kē tóu chì zú
- 成語解釋:
- 科頭:不戴帽子。露著頭,光著腳。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
- 成語出處:
- 明·唐寅《偶成》詩:“科頭赤足芝荷衣,徙倚藤床對夕暉。”
-
40
臉紅耳赤
- 成語拼音:
- liǎn hóng ěr ch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感情激動或害羞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蕭殷《桃子又熟了》:“沒有等翻譯同志把所有的問題都提出來,那個美國人竟臉紅耳赤地吼起來。”
* 赤的成語,帶赤字的成語,包含赤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