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說字的成語 (182個)

    161

    郢書燕

    成語拼音:
    yǐng shū yàn yuè
    成語解釋:
    比喻牽強附會,曲解原意,以訛傳訛。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左上》:“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云而過書'舉燭'。……燕相白王,王大悅,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
    162

    異聞傳

    成語拼音:
    yì wén chuán shuō
    成語解釋:
    不同尋常的奇異的消息。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6回:“詫異得那合學生員,街上的百姓,通國的鄉紳,面面相覷,當做件異聞傳!”
    163

    淫學流

    成語拼音:
    yín xué liú shuō
    成語解釋:
    淫:浮華;流:指不合正道的邪。浮華的學問,不合正道的邪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虛辭、淫學流。”
    164

    一隅之

    成語拼音:
    yī yú zhī shuō
    成語解釋:
    片面的法;偏見。
    成語出處:
    《后漢書·王充等傳論》:“數子之言當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謬通方之訓,好申一隅之。”李賢注:“一隅謂一方偏見也。”
    165

    啞子吃黃連,不出的苦

    成語拼音:
    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shuō bù chū de kǔ
    成語解釋:
    黃連:中藥,味苦。啞巴吃了黃連,嘴里不出來。比喻有苦難言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八回:“只苦我國不知地理,啞子吃黃連,不出的苦。”
    166

    枝詞蔓

    成語拼音:
    zhī cí màn shuō
    成語解釋:
    指繁冗蕪雜的言論。
    成語出處:
    宋孔平仲《續世 言語》:“元宗問昊筠以道法,對曰:‘道法之精無如五千言,其余枝詞蔓,徒費紙札耳。’”
    167

    雜采眾

    成語拼音:
    zá cǎi zhòng shuō
    成語解釋:
    雜:多種多樣地;采:采碑,采納。廣泛地采納眾家學
    成語出處:
    168

    指東西

    成語拼音:
    zhǐ dōng shuō xī
    成語解釋:
    ①見“指東話西”。②猶言指桑罵槐。
    成語出處:
    曹禺《雷雨》第三幕:“你要罵我就罵我,別指東西,欺負媽媽好話。”
    169

    真人面前不

    成語拼音:
    zhēn rén miàn qián bù shuō jiǎ
    成語解釋:
    指在真誠的人或了解情況的人面前不假話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南康軍云居山了元佛印禪師》:“真人面前不假,佛也安,祖也安。”
    170

    紛揉

    成語拼音:
    zhòng shuō fēn róu
    成語解釋:
    各種法紛亂而混雜。形容有各種各樣的議論。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進交趾獻奇獸賦表》:“麟,瑞獸也,曠世而不可睹,其于經有名而無形,傳記有形,而去圣久遠。縱紛揉,自非圣人,莫能識其真。”
    171

    紛紜

    成語拼音:
    zhòng shuō fēn yún
    成語解釋:
    紛紜:言論、事情等多而雜亂。法多而雜。
    成語出處:
    元 戴表元《剡源集》第20卷:“然當純公既沒,眾紛紜,卒能堅忍植立。”
    172

    著書立

    成語拼音:
    zhù shū lì shuō
    成語解釋:
    著:寫作;撰述;立:建樹;成就;:學。寫書或文章;創立自己的學。也作“著書立言”。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將南京元(玄)武湖賜與莊尚志著書立;鼓吹休明。”
    173

    著書立

    成語拼音:
    zhù shū lì shuō
    成語解釋:
    著:寫作;立:成就;:學。寫書或文章,創立自己的學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將南京元(玄)武湖賜與莊尚志著書立,鼓吹休明。”
    174

    指桑

    成語拼音:
    zhǐ sāng shuō huái
    成語解釋:
    見“指桑罵槐”。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九回:“眾丫頭媳婦無不言三語四,指桑槐,暗相譏刺。”
    175

    指山

    成語拼音:
    zhǐ shān shuō mò
    成語解釋:
    比喻錯此彼。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回:“如何遠打周折,指山磨,拿人家來比。”
    176

    成語拼音:
    zuǒ shuō yòu shuō
    成語解釋:
    反復地
    成語出處:
    王松《老游擊隊員》:“李科長跟他左,他怎么也聽不進。”
    177

    自話

    成語拼音:
    zì shuō zì huà
    成語解釋:
    獨自決定,自己了算。自言自語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陳世龍心滿意足,‘自自話’地放下諾言:‘我五天以后來接你。’”
    178

    指天

    成語拼音:
    zhǐ tiān shuō dì
    成語解釋:
    指著天到地。形容無所不談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46回:“那媒人指天地,叫屈稱冤。”
    179

    自圓其

    成語拼音:
    zì yuán qí shuō
    成語解釋:
    自己把論點表達得圓滿、周全。形容不露破綻。圓:使圓滿;:觀點;論點。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躊躇了半天,只得仰承憲意,自圓其道:‘職道的話原是一時愚昧之談,作不得準的。’”
    180

    詹言曲

    成語拼音:
    zhān yán qǔ shuō
    成語解釋:
    煩瑣、片面的言論。
    成語出處:
    清·徐芳《〈書影〉序》:“其他詹言曲戔戔瑣瑣,又無譏焉。”
    * 說的成語,帶說字的成語,包含說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