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行字的成語 (586個)

    121

    天罰

    成語拼音:
    gōng xíng tiān fá
    成語解釋:
    奉天之命進懲罰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敘傳下》:“皇矣漢祖,龔天罰,赫赫明明。”
    122

    天罰

    成語拼音:
    gōng xíng tiān fá
    成語解釋:
    奉天之命進懲罰。古以稱天子用兵。
    成語出處:
    《尚書 甘誓》:“今予惟恭天之罰。”
    123

    為善

    成語拼音:
    gǎi xíng wéi shàn
    成語解釋:
    改變不良為,誠心向善。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文帝紀下》:“天子悲憐其意,遂下令曰:‘夫訓導不純,而愚民陷焉。或欲改為善,其道無由也。’”
    124

    育德

    成語拼音:
    guǒ xíng yù dé
    成語解釋:
    以果斷的動培養高尚的道德。
    成語出處:
    《易·蒙》:“君子以果育德。”
    125

    圓滿

    成語拼音:
    gōng xíng yuán mǎn
    成語解釋:
    功:世界各地;:善。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圓滿。
    成語出處:
    元·岳伯川《鐵拐李》楔子:“等他功成滿,貧道再去點化他。”
    126

    革心易

    成語拼音:
    gé xīn yì xíng
    成語解釋:
    謂改正錯誤思想,改變錯誤為。
    成語出處:
    漢·賈誼《新書·先醒》:“于是革心易,衣苴布,食疄(田改豐)馂,晝學道而夕講之。”
    127

    一意

    成語拼音:
    gū xíng yī yì
    成語解釋:
    一意孤。不聽勸告,全憑自己的意愿事。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父楫中議大夫加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制》:“孤一意,惟知砥節而首公;榰柱眾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128

    自新

    成語拼音:
    gǎi xíng zì xīn
    成語解釋:
    改變為,重新做人。
    成語出處:
    《漢書·東平思王劉宇傳》:“今聞王改自新,尊修經術,親近仁人……朕甚嘉焉。”
    129

    改玉改

    成語拼音:
    gǎi yù gǎi xíng
    成語解釋:
    見“改步改玉”。
    成語出處:
    《國語·周語中》:“晉文公既定襄王于郟,王勞之以地,辭,請隧焉。王不許,曰:‘……先民有言曰:“改玉改。”’”
    130

    瑰意奇

    成語拼音:
    guī yì qí xíng
    成語解釋:
    見“瑰意琦
    成語出處:
    劉師培《文說·宗騷》:“瑰意奇,超然高舉。”
    131

    瑰意琦

    成語拼音:
    guī yì qí xíng
    成語解釋:
    瑰:美石,比喻珍貴;琦:美玉,比喻珍奇,美好。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為。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夫圣人瑰意琦,超然獨處。”
    132

    耕者讓畔,者讓路

    成語拼音:
    gēng zhě ràng pàn,xíng zhě ràng lù
    成語解釋:
    畔:田界。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讓給對方,走路的人讓開路給對方走。形容禮讓已成為社會風氣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好生》:“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者讓路。”
    133

    官止神

    成語拼音:
    guān zhǐ shén xíng
    成語解釋:
    指對某一事物有透徹的了解。
    成語出處:
    《莊子·養生主》:“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
    134

    狗彘之

    成語拼音:
    gǒu zhì zhī xíng
    成語解釋:
    狗彘:豬狗。形容無恥之人的為如豬狗一樣
    成語出處:
    明·郭勛《英烈傳》第20回:“你受吳王大恩,不思圖報,敵兵一至,便要投降,乃是狗彘之!”
    135

    禍不單

    成語拼音:
    huò bù dān xíng
    成語解釋:
    禍:災難;:到來。災禍的到來不只是一次。指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到來。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15回:“這才是福無雙降,禍不單。”
    136

    虎步龍

    成語拼音:
    hǔ bù lóng xíng
    成語解釋:
    原形容帝王的儀態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將軍的英武姿態。
    成語出處:
    《宋書 武帝紀上》:“劉裕龍虎步,視瞻不凡,恐不為人下,宜早為其所。”
    137

    話不在

    成語拼音:
    huà bù zài háng
    成語解釋:
    指人說外話,話不投機
    成語出處:
    138

    穢德垢

    成語拼音:
    huì dé gòu xíng
    成語解釋:
    指自污濁其德以避禍患
    成語出處:
    宋 葉適《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中材解體,銷聲滅影,穢德垢,以避此名。”
    139

    出狀元

    成語拼音:
    háng háng chū zhuàng yuán
    成語解釋:
    狀元;科舉時代的一種稱號。唐、宋時稱進士及第的第一名;元代稱殿式第一等第一名。后比喻本中成績最好的人。每種職業都有杰出的人才。
    成語出處:
    明 馮惟敏《玉抱肚 贈趙今燕》曲:“琵琶輕掃動人憐,須信出狀元。”
    140

    賄貨公

    成語拼音:
    huì huò gōng xíng
    成語解釋:
    同“賄賂公”。
    成語出處:
    《周書·晉蕩公護傳》:“任情誅暴,肆威福,明黨相扇,賄貨公。”
    * 行的成語,帶行字的成語,包含行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