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行字的成語 (586個)

    421

    電征

    成語拼音:
    xīng xíng diàn zhēng
    成語解釋:
    像流星閃電。比喻動非常迅速。
    成語出處:
    漢 應劭《風俗通 十反 但望》:“望自劾去,星電征,數日歸,趨詣府。”
    422

    而進

    成語拼音:
    xī xíng ér jìn
    成語解釋:
    跪著用膝蓋向前進。形容卑躬敬畏的表現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在宥》:“黃帝順下風,膝而進,再拜稽首而問曰。”
    423

    而前

    成語拼音:
    xī xíng ér qián
    成語解釋:
    跪著用膝蓋向前移動。形容敬畏恭謹之極。
    成語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而前。”
    424

    相須而

    成語拼音:
    xiāng xū ér xíng
    成語解釋:
    須:需要,依存。互相依存而動一致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劉陶傳》:“夫天之與帝,帝之與人,猶頭之與足,相須而也。”
    425

    范篆

    成語拼音:
    xiāo xíng fàn zhuàn
    成語解釋:
    蕭:南朝宋代書法家蕭思話;范:南朝宋代書法家范曄。蕭擅長書,范精于小篆
    成語出處:
    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羊真孔草、蕭范篆,各一時絕妙。”
    426

    后聞

    成語拼音:
    xiān xíng hòu wén
    成語解釋:
    猶先斬后奏。
    成語出處:
    《后漢書·酷吏列傳》:“故臨民之職,專事威斷,族滅奸軌,先后聞。”
    427

    橫陣

    成語拼音:
    xié xíng héng zhèn
    成語解釋:
    指飛的雁陣。大雁飛時或為“人”字形,或為“一”字形,故稱。
    成語出處:
    宋·蘇軾《水龍吟》詞:“萬重云外,斜橫陣,才疏又綴。”
    428

    險僥幸

    成語拼音:
    xíng xiǎn jiǎo xìng
    成語解釋:
    險:冒險。冒險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險以僥幸。”
    429

    蒲伏

    成語拼音:
    xī xíng pú fú
    成語解釋:
    伏地爬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夫其膝蒲伏,非恭也;復言重諾,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決腹,非勇也。”
    430

    匍伏

    成語拼音:
    xī xíng pú fú
    成語解釋:
    見“膝蒲伏”。
    成語出處:
    清·趙執信《海鷗小譜·長句》:“綺羅紅粉輕于塵,膝匍伏擎金樽。”
    431

    兇撒潑

    成語拼音:
    xíng xiōng sā pō
    成語解釋:
    撒潑:耍無賴。待人兇惡蠻橫,不講道理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浪蕩乾坤,怎敢兇撒潑,擅自勒死平民。”
    432

    修明

    成語拼音:
    xué xíng xiū míng
    成語解釋:
    修明:昌明。學問和品都很特出
    成語出處:
    《北史·崔鑒傳》:“父綽,少孤,學修明。”
    433

    夜歸

    成語拼音:
    xīng xíng yè guī
    成語解釋:
    天沒亮就出去,天黑了才回來。
    成語出處:
    《晉書·夏統傳》:“幼孤貧,養親以孝聞,睦于兄弟,每采梠求食,星夜歸,或至海邊,拘蚶蚏以資養。”
    434

    夜宿

    成語拼音:
    xiǎo xíng yè sù
    成語解釋:
    天亮啟程;入夜歇宿。形容旅途辛苦。曉:天明上路;夜宿:傍晚歇宿。
    成語出處: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愿你曉夜宿無辭憚。”
    435

    夜住

    成語拼音:
    xiǎo xíng yè zhù
    成語解釋:
    見“曉夜宿”。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一卷:“趙旭詞畢,作別親友,起程而。于路饑餐渴飲,夜住曉。不則一日,來到東京。”
    436

    肘步

    成語拼音:
    xī xíng zhǒu bù
    成語解釋:
    膝蓋和胳膊肘著地走;匍匐而。形容地位卑下,不敢與別人平起平坐。
    成語出處:
    唐·王勃《山亭思友人序》:“陸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車載斗量;謝靈運、潘安仁,足可以膝肘步。”
    437

    逐隊

    成語拼音:
    xún xíng zhú duì
    成語解釋:
    猶言成群結隊。形容眾多的人依次成成隊。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五卷:“眾人尋逐隊,各據坐頭,討漿索酒。”
    438

    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

    成語拼音:
    xíng yuǎn bì zì ěr,dēng gāo bì zì bēi
    成語解釋:
    自;從;邇:近;卑:低下。走遠路必須要從近處開始,登高必須從低處開始。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如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439

    云流水

    成語拼音:
    xíng yún liú shuǐ
    成語解釋: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飄浮著的云和流動著的水一樣。
    成語出處:
    宋 蘇軾《與謝民師推官書》:“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于所當,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440

    遠升高

    成語拼音:
    xíng yuǎn shēng gāo
    成語解釋:
    《書·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后遂以“遠升高”比喻為學由淺入深,逐步提高。
    成語出處:
    《書·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 行的成語,帶行字的成語,包含行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