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蛇字的成語 (96個)
-
61
蛇頭鼠眼
- 成語拼音:
- shé tóu shǔ y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的面相丑惡,心術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 成語出處:
- 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杰》第三回:“忽聽見門聲一響,早有一個蛇頭鼠眼,滿臉胡須,又矮又胖的丑漢子走進來。”
-
62
蛇頭蝎尾
- 成語拼音:
- shé tóu xiē wěi
- 成語解釋:
- 指蛇蝎之毒。泛指毒害人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唐·盧仝《憶金鵝山沈山人》詩:“暫時上天少問天,蛇頭蝎尾誰安著。”
-
63
蛇無頭不行
- 成語拼音:
- shé wú tóu bù xíng
- 成語解釋:
- 行:走。比喻一個集體沒有帶頭的就行動不起來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8回:“蛇無頭不行,兵無主自亂,大都棄城逃生,各走各路。”
-
64
蛇心佛口
- 成語拼音:
- shé xīn fó kǒu
- 成語解釋:
- 佛的嘴巴,蛇的心腸。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諸佛出世,打劫殺人,祖師西來,吹風放火,古今善知識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籠檻。”
-
65
蛇行鱗潛
- 成語拼音:
- shé xíng lín qián
- 成語解釋:
- 鱗:代指魚;潛:沒水。比喻行動極為謹慎隱蔽
- 成語出處:
- 汪東《刺客校軍人論》:“刺客者,懷彈丸,倅匕首,蛇行鱗潛,如螳螂捕蟬,恐其有警而飛翔。”
-
66
蛇行鼠步
- 成語拼音:
- shé xíng shǔ bù
- 成語解釋:
- 步:步行。形容謹小慎微
- 成語出處:
- 清·新廣東武生《黃蕭喬回頭》:“雖小道亦有可觀,但我見賢弟蛇行鼠步,鬼鬼馬馬,無文無氣。”
-
67
蛇蝎心腸
- 成語拼音:
- shé xiē xīn cháng
- 成語解釋:
- 蝎:一種毒蟲。有蛇蝎一樣狠毒的心腸。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蝎為心”。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腸,不似恁般毒害。”
-
68
蛇影杯弓
- 成語拼音:
- shé yǐng bēi gōng
- 成語解釋:
- 把酒杯中的弓影當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驚自怕。
- 成語出處:
- 漢 應劭《風俗通義 世間多有見怪》:“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
-
69
蛇欲吞象
- 成語拼音:
- shé yù tūn xiàng
- 成語解釋:
-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貪欲極大。
- 成語出處:
- 《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戰國楚·屈原《天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
70
歲在龍蛇
- 成語拼音:
- suì zài lóng shé
- 成語解釋:
- 《后漢書·鄭玄傳》:“五年春,夢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歲在辰,來年歲在巳。’既寤,以讖合之,知當命終,有頃寢疾。”李賢注:“北齊劉晝《高才不遇傳》論玄曰‘辰為龍,巳為蛇,歲至龍蛇。賢人嗟,玄以讖合之’,蓋謂此也。”歲,歲星;龍,指辰;蛇,指巳。后謂命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鄭玄傳》:“五年春,夢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歲在辰,來年歲在巳。’既寤,以讖合之,知當命終,有頃寢疾。”李賢注:“北齊劉晝《高才不遇傳》論玄曰‘辰為龍,巳為蛇,歲至龍蛇。賢人嗟,玄以讖合之’,蓋謂此也。”
-
71
蛇珠雀環
- 成語拼音:
- shé zhū què huán
- 成語解釋:
- 指大蛇銜明珠、黃雀銜白環報恩
- 成語出處:
- 明·田藝蘅《留青日札·方正學蛇報之妄》:“小人之說不止蛇珠雀環之可笑也。”
-
72
螳螂捕蛇
- 成語拼音:
- táng láng bǔ shé
- 成語解釋:
- 形容只要方法得當,敢于斗爭,以弱制強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螳螂捕蛇》:“則一螳螂據頂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
-
73
貪蛇忘尾
- 成語拼音:
- tān shé wàng wěi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圖眼前利益而不考慮后果。
- 成語出處:
- 宋·文瑩《玉壺清話》:“貪蛇前行,必忘其尾。”
-
74
為虺弗摧,為蛇若何
- 成語拼音:
- wéi huǐ fú cuī,wéi shé ruò hé
- 成語解釋:
- 虺:小蛇;弗:不;摧:消滅。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難辦。比喻不乘勝將敵人殲滅,必有后患。
- 成語出處:
- 《國語·吳語》:“夫越王好信以愛民,四方歸之;年谷時熟,日長炎炎,及吾猶可以戰也。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
-
75
為蛇畫足
- 成語拼音:
- wéi shé huà zú
- 成語解釋:
- 《戰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后以“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
-
76
握蛇騎虎
- 成語拼音:
- wò shé qí 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處境極其險惡。
- 成語出處:
- 《魏書 彭城王傳》:“兄識高年長,故知有夷險;彥和握蛇騎虎,不覺艱難。”
-
77
為蛇添足
- 成語拼音:
- wéi shé tiān zú
- 成語解釋:
- 見“為蛇畫足”。
- 成語出處:
- 明·王廷相《答何柏齋》:“此論為蛇添足,又豈自然而然之道哉?”
-
78
梟蛇鬼怪
- 成語拼音:
- xiāo shé guǐ guài
- 成語解釋:
- 比喻丑惡之徒。
- 成語出處:
- 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112》:“這即使是對頭,是敵手,是梟蛇鬼怪,我都不問。”
-
79
虛為委蛇
- 成語拼音:
- xū wèi wēi yí
- 成語解釋:
- 虛:表面的;委蛇:敷衍。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酬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和平統一之通電》:“而冀諸公相與為實踐,以矯虛為委蛇之失。”
-
80
膝語蛇行
- 成語拼音:
- xī yǔ shé xíng
- 成語解釋:
- 跪著說話,伏地而行。極言其畏服。
- 成語出處:
- 明·袁宏道《徐文長傳》:“是時公督數邊兵,威振東南,介胄之事,膝語蛇行,不敢舉頭。”
* 蛇的成語,帶蛇字的成語,包含蛇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