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背字的成語 (114個)
-
101
望其項背
- 成語拼音:
- wàng qí xiàng bèi
- 成語解釋:
- 見“望其肩項”。
- 成語出處:
- 清·汪琬《與周處士書》:“言論之超卓雄偉,真有與詩書六藝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項也。”
-
102
違信背約
- 成語拼音:
- wéi xìn bèi yuē
- 成語解釋:
- 違:違背。失信于人,背棄約定,毫無信義可言
- 成語出處:
- 《周書·武帝紀下》:“偽齊違信背約,惡稔禍盈。”
-
103
項背相望
- 成語拼音:
- xiàng bèi xiāng wàng
- 成語解釋:
- 項:頸項。原指前后相顧。后多形容行人擁擠,接連不斷。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左雄傳》:“監司項背相望,與同疾疢。”
-
104
銜口墊背
- 成語拼音:
- xián kǒu diàn bèi
- 成語解釋:
- 銜口:給死尸嘴含珍珠等物;墊背:給死尸背上放錢。借指死亡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2回:“鳳姐道:‘我又不等著銜口墊背,忙什么呢!’”
-
105
向聲背實
- 成語拼音:
- xiàng shēng bèi shí
- 成語解釋:
- 向往虛名而不求實際;注重傳聞而背離事實。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常人貴遠賤親,向聲背實;又患暗于自見,謂己為賢。”
-
106
熊腰虎背
- 成語拼音:
- xióng yāo hǔ bèi
- 成語解釋:
- 腰粗壯如熊,背寬厚如虎。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飛刀對箭》:“這廝倒是一條好漢,狗背驢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
107
膝癢搔背
- 成語拼音:
- xī yǎng sāo bèi
- 成語解釋:
- 膝部發癢,卻去搔背。比喻力量沒有使在點子上。
- 成語出處:
- 漢 桓寬《鹽鐵論 利議》:“議論無所依,如膝癢而搔背。”
-
108
壓肩迭背
- 成語拼音:
- yā jiān dié bèi
- 成語解釋:
- 迭:重迭。形容觀看的人極多。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回:“江州府看的人,真乃壓肩迭背,何止一二千人。”
-
109
亞肩迭背
- 成語拼音:
- yà jiān dié bèi
- 成語解釋:
- 肩壓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擁擠。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3回:“武松在轎上看時,只見亞肩迭背,鬧鬧穰穰,屯街塞巷,都來看大蟲。”
-
110
壓肩疊背
- 成語拼音:
- yā jiān dié bèi
- 成語解釋:
- 指人眾多密集。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四十回:“江州府看的人,真乃壓肩疊背,何止一二千人。”
-
111
亞肩疊背
- 成語拼音:
- yà jiān dié bèi
- 成語解釋:
- 前后的人肩背緊挨著。形容人多擁擠。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3回:“武松在轎上看時,只見亞肩疊背,鬧鬧嚷嚷,屯街塞巷,都來看大蟲。”
-
112
陰山背后
- 成語拼音:
- yīn shān bèi hòu
- 成語解釋:
- ①迷信者稱陰間得不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113
灼背燒項
- 成語拼音:
- zhuó bèi shāo dǐng
- 成語解釋:
- 灼:燒。指佛教徒燃艾或焚香燒炙頭頂背脊
- 成語出處:
- 《宋史·朱壽昌傳》:“用浮屠法灼背燒頂,刺血書佛經。”
-
114
正點背畫
- 成語拼音:
- zhèng diǎn bèi huà
- 成語解釋:
- 元代供狀文書主管者用朱筆在書首點點,書尾畫鉤,然后讓供狀人在書背畫押。指民間訂立文書契約,有關人看過在背面簽字畫押
- 成語出處:
- 元·秦簡夫《東堂老》楔子:“揚州奴你近前來,這紙上你與我正點背畫個字者,揚州奴云:‘你著我正點背畫,我又無罪過。’”
* 背的成語,帶背字的成語,包含背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