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膽字的成語 (187個)

    141

    聞風喪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sàng dǎn
    成語解釋:
    聽到一些風聲就嚇破了。形容極度恐懼。喪:嚇破
    成語出處:
    唐 李德裕《授張仲武東面招撫回鶻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虜之術;豈止聞風破,益堅慕義之心。”
    142

    亡魂喪

    成語拼音:
    wáng hún sàng dǎn
    成語解釋:
    形容驚慌恐懼到極點。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破天陣》:“殺匈奴亡魂喪,保家邦萬載咸寧。”
    143

    聞名喪

    成語拼音:
    wén míng sàng dǎn
    成語解釋:
    聽見名字就嚇破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聽到即甚為恐懼。
    成語出處:
    清·姜振名《永慶升平前傳》第八回:“遂在陜西地面三載,綠林賊人聞名喪,江湖盜寇望影皆驚。”
    144

    臥薪嘗

    成語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成語解釋: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經常嘗一嘗苦。比喻刻苦激勵自身;堅定報仇雪恥的意志。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于坐,坐臥即仰,飲食亦嘗也。”
    145

    心粗

    成語拼音:
    xīn cū dǎn dà
    成語解釋:
    心地粗疏,子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無忌憚。亦作“心粗壯”。
    成語出處:
    元·石德玉《秋胡戲妻》第四折:“這廝便倚強凌弱,心粗大,怎敢來俺莊上。不由的忿氣夯胸膛。”
    146

    心粗

    成語拼音:
    xīn cū dǎn zhuàng
    成語解釋:
    粗:粗疏,粗略。心思粗疏,量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無忌憚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55回:“這會有銀子在手里,更是心粗壯。”
    147

    俱裂

    成語拼音:
    xīn dǎn jù liè
    成語解釋:
    嚇破了心和。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俱:都;裂:破開。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大37回:“竊念備漢朝苗裔,濫叼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備心俱裂。”
    148

    俱碎

    成語拼音:
    xīn dǎn jù suì
    成語解釋:
    見“心俱裂”。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2回:“于途中連得告急之報,軍士已知家國被襲,心俱碎,又且遠行疲敝,皆無斗志。”
    149

    皆碎

    成語拼音:
    xīn dǎn jiē suì
    成語解釋:
    嚇破了心和。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6回:“帝知事泄,心皆碎。”
    150

    棲冰

    成語拼音:
    xián dǎn qī bīng
    成語解釋:
    銜:嘴含;:苦;棲:棲息。嘴里含著苦,居住在冰上。形容刻苦自勵。
    成語出處:
    《晉書 劉元海載記》:“但以大恥未雪,社稷無主,銜棲冰,勉從群議。”
    151

    析肝劌

    成語拼音:
    xī gān guì dǎn
    成語解釋:
    剖示肝。比喻赤誠。亦作“析肝吐”。
    成語出處:
    明袁宗道《乞進疏》:“其當上指與否,俱且和顏受之。有不析肝劌者,非夫也。”
    152

    析肝吐

    成語拼音:
    xī gān tǔ dǎn
    成語解釋:
    見“析肝劌”。
    成語出處:
    明·高以儉《〈太師張文公集〉跋》:“受顧命,輔沖圣,秉國十年,乃舉其生平,析肝吐獻之天子。”
    153

    俠肝義

    成語拼音:
    xiá gān yì dǎn
    成語解釋:
    俠客的肝、義士的。形容見義勇為、鋤強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腸和行動。
    成語出處:
    《蒲柳人家 后記》:“一家聽著,先是生氣,擔驚,繼而又被趙錄明的俠肝義和一片熱心所感動了。”
    154

    心寒

    成語拼音:
    xīn hán dǎn luò
    成語解釋:
    同“心寒戰”。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抱妝盒》楔子:“每每懷藏袖中,攜之出入,以此在朝官員,見俺無不心寒落。”
    155

    心寒

    成語拼音:
    xīn hán dǎn suì
    成語解釋:
    寒:戰栗。形容十分驚恐
    成語出處:
    《永樂大典戲文·無名氏》:“心寒碎,悔之作不是。”
    156

    心寒

    成語拼音:
    xīn hán dǎn zhàn
    成語解釋:
    形容十分驚恐。
    成語出處:
    宋·羅燁《醉翁談錄·小說開辟》:“講鬼怪令羽士心寒戰;論閨怨,遣佳人綠慘紅愁。”
    157

    心驚

    成語拼音:
    xīn jīng dǎn chàn
    成語解釋:
    見“心驚戰”。
    成語出處:
    《秦并六國平話》上卷:“城前發喊,驚得趙王心驚顫,文武諸將倉皇無計。”
    158

    心驚

    成語拼音:
    xīn jīng dǎn hán
    成語解釋:
    同“心驚戰”。
    成語出處:
    明·李日華《南西廂記·飛虎授首》:“心驚寒,渾身上淋漓雨汗。”
    159

    心驚

    成語拼音:
    xīn jīng dǎn liè
    成語解釋:
    同“心驚戰”。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九回:“先鋒將魄散魂飛,合后兵心驚裂。”
    160

    心驚

    成語拼音:
    xīn jīng dǎn luò
    成語解釋:
    同“心驚戰”。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祭蘇子美文》:“人有遭之,心驚落,震汗如麻。”
    * 膽的成語,帶膽字的成語,包含膽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