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肝字的成語 (93個)
-
81
虱脛蟣肝
- 成語拼音:
- shī jìng jī gān
- 成語解釋:
- 虱子的小腿,蟣子的肝臟。比喻非常微小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宋玉《小言賦》:“烹虱脛,切蟣肝,會九族而同噬,猶委余而不殫。”
-
82
食馬留肝
- 成語拼音:
- shí mǎ liú gān
- 成語解釋:
- 《史記 封禪書》:“文成(少翁)食馬肝死耳。”司馬貞索隱:“案:《論衡》云:‘氣熱而毒盛,故食走馬肝殺人。’”又《漢書。儒林傳 轅固》:“轅固,齊人也。以治《詩》孝景時為博士,與黃生爭論于上前……于是上曰:‘食肉毋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
- 成語出處:
- 《史記·封禪書》:“文成(少翁)食馬肝死耳。”司馬貞索隱:“案:《論衡》云:‘氣熱而毒盛,故食走馬肝殺人。’”
-
83
吐肝露膽
- 成語拼音:
- tǔ gān lù dǎn
- 成語解釋:
- 喻赤誠相待,說出心里話。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復京中友朋》:“我既真切向道,彼決無有厭惡之理……決無不吐肝露膽與我共證明之意。”
-
84
鐵石心肝
- 成語拼音:
- tiě shí xīn gān
- 成語解釋:
- 見“鐵石心腸”。
- 成語出處:
- 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俺虔婆生下一副鐵石心肝,皺著柄凍凌觜臉,把俺這做女的,不做人也似看承。”
-
85
心肝寶貝
- 成語拼音:
- xīn gān bǎo bèi
- 成語解釋:
- 指十分親密的人或事物
- 成語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三回:“心肝寶貝,你別跑,你的話我知道一半啦,這有什么害臊呢?”
-
86
析肝劌膽
- 成語拼音:
- xī gān guì dǎn
- 成語解釋:
- 剖示肝膽。比喻赤誠。亦作“析肝吐膽”。
- 成語出處:
- 明袁宗道《乞進疏》:“其當上指與否,俱且和顏受之。有不析肝劌膽者,非夫也。”
-
87
析肝瀝悃
- 成語拼音:
- xī gān lì kǔn
- 成語解釋:
- 謂披露肝膽,傾吐至誠。
- 成語出處:
- 宋蘇舜欽《投匭疏》:“蓋以陛下開言路,塞諱門,采瞽說,納愚慮,是以析肝瀝悃而具述之。”
-
88
析肝吐膽
- 成語拼音:
- xī gān tǔ dǎn
- 成語解釋:
- 見“析肝劌膽”。
- 成語出處:
- 明·高以儉《〈太師張文公集〉跋》:“受顧命,輔沖圣,秉國十年,乃舉其生平,析肝吐膽獻之天子。”
-
89
俠肝義膽
- 成語拼音:
- xiá gān yì dǎn
- 成語解釋:
- 俠客的肝、義士的膽。形容見義勇為、鋤強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腸和行動。
- 成語出處:
- 《蒲柳人家 后記》:“一家聽著,先是生氣,擔驚,繼而又被趙錄明的俠肝義膽和一片熱心所感動了。”
-
90
義膽忠肝
- 成語拼音:
- yì dǎn zhōng gān
- 成語解釋:
- 指為人正直忠貞。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七二回:“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
-
91
忠肝義膽
- 成語拼音:
- zhōng gān yì dǎn
- 成語解釋:
- 忠心耿耿,仗義行事。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丞相金鑾直諫君,忠肝義膽孰能群。”
-
92
照人肝膽
- 成語拼音:
- zhào rén gān dǎn
- 成語解釋:
- 比喻以赤誠相見。
- 成語出處:
- 姜可生《送影禪北行》詩:“照人肝膽秦時月,百戰風霜劫后旗。”
-
93
抓心撓肝
- 成語拼音:
- zhuā xīn náo g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十分難受
- 成語出處:
- 關庚寅《“不稱心”的姐夫》:“媽媽急得抓心撓肝,想去看看吧,工作脫不開。”
* 肝的成語,帶肝字的成語,包含肝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