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老字的成語 (275個)

    161

    鼠過街,人人喊打

    成語拼音:
    lǎo shǔ guò jiē,rén rén hǎn dǎ
    成語解釋:
    比喻害人的東西,大家一致痛恨。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弄得這兩個怪物原形畢露,‘鼠過街,人人喊打’,這兩個怪物也就容易消滅了。”
    162

    鼠見貓

    成語拼音:
    lǎo shǔ jiàn māo
    成語解釋:
    比喻十分懼怕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7卷:“月英見了焦氏,猶如鼠見貓,膽喪心驚,不敢不跟著他走,到家又打個半死。”
    163

    僧入定

    成語拼音:
    lǎo sēng rù dìng
    成語解釋:
    和尚靜坐,使心定于一處,不起雜念,叫入定。形容人靜靜地端坐著。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0回:“卻是個黑瘦者,危然端坐,仿佛僧入定一樣。”
    164

    鼠尾巴

    成語拼音:
    lǎo shǔ wěi bā
    成語解釋:
    比喻條件很差,力量很小
    成語出處:
    陳立德《前驅》:“卻被她一把揪住了腦后的那條花白的細辮子,像抓住了一條就想逃走的鼠尾巴。”
    165

    師宿儒

    成語拼音:
    lǎo shī xiǔ rú
    成語解釋:
    宿儒:原指長期鉆研儒家經典的人,泛指長期從事某種學問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輩最尊的師和知識淵博的學者。亦作“手宿儒”。
    成語出處:
    宋·陸九淵《語錄》:“三百篇之詩,有出于婦人女子,而后世師宿儒,且不能注釋得分明,豈其智有所不若。”
    166

    手宿儒

    成語拼音:
    lǎo shǒu xiǔ rú
    成語解釋:
    宿儒:長期研究儒家經典的人。指年輩大的師或知識淵博的學者
    成語出處:
    宋·陸九淵《語錄》:“三百篇之詩,有出于婦人女子,而后世師宿儒,且不能注釋得分明,豈其智有所不若。”
    167

    死牖下

    成語拼音:
    lǎo sǐ yǒu xià
    成語解釋:
    牖:窗。形容得享天年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假若誤出誤入,那有罪的死牖下,無罪的卻命絕了囹圄刀鋸之間,難道頭頂上這個翁,是沒有眼睛的么?”
    168

    身長子

    成語拼音:
    lǎo shēn zhǎng zǐ
    成語解釋:
    自己了,兒子也長大了。指終身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儒效》:“乃始率其群徒,辯其談話,明其辟稱,身長子,不知惡也。”
    169

    天拔地

    成語拼音:
    lǎo tiān bá dì
    成語解釋:
    形容年人動作不靈活。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9回:“你人家天拔地的,跑什么呢?”
    170

    態龍鐘

    成語拼音:
    lǎo tài lóng zhōng
    成語解釋:
    態:年人的體態;龍鐘:行動不靈活。形容年體衰;動作遲緩。
    成語出處:
    宋 陸游《聽雨》:“態龍鐘疾未平,更堪俗事敗幽情。”
    171

    以及人之

    成語拼音:
    lǎo wǔ lǎo yǐ jí rén zhī lǎo
    成語解釋:
    :敬愛。尊敬我家里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里的長輩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上》:“以及人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72

    王賣瓜

    成語拼音:
    lǎo wáng mài guā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稱贊自己的貨色好或本領高強
    成語出處:
    楊嘯《大字報》:“這是我出的大字報呵!那不成了王賣瓜,自賣自夸了嗎?”
    173

    羞變怒

    成語拼音:
    lǎo xiū biàn nù
    成語解釋:
    :很。因羞愧惱恨而發怒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辭院》:“想因卻奩一事,太激烈了,故此羞變怒耳。”
    174

    羞成怒

    成語拼音:
    lǎo xiū chéng nù
    成語解釋:
    由于羞愧到了極點,下不了臺而發怒。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那一個羞成怒,就假公濟私,把他參改,拿問在監。”
    175

    熊當道

    成語拼音:
    lǎo xióng dāng dào
    成語解釋:
    當道:把路擋住。比喻猛將鎮守要塞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元日雜題長句八首》之五:“熊當道踞津門,一旅師如萬騎屯。”
    176

    朽無能

    成語拼音:
    lǎo xiǔ wú néng
    成語解釋:
    朽:衰陳腐。形容人衰不能做什么事情。
    成語出處:
    鄭愚《潭州大溈山同慶寺大圓禪師碑銘序》:“以耽沈之利欲,役朽之筋骸。”
    177

    嫗能解

    成語拼音:
    lǎo yù néng jiě
    成語解釋:
    嫗:年婦女;解:解讀;明白。年婦女都聽得懂。后用以形容詩文通俗明白;淺顯易懂。
    成語出處:
    宋 釋惠洪《冷齋夜話》第一卷:“白樂天每作詩,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易之。”
    178

    醫少卜

    成語拼音:
    lǎo yī shào bǔ
    成語解釋:
    少卜:年輕的卜卦人。年的醫生經驗豐富,年少的卜者勇于決斷。比喻各有所長,不應偏廢
    成語出處:
    《鹖冠子·世賢》陸佃注:“語曰:‘醫少卜。’蓋醫更多病矣。”
    179

    于世故

    成語拼音:
    lǎo yú shì gù
    成語解釋:
    于:練;有經驗;世故:處世的經驗。練而又富于處世經驗。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石鼓歌》:“中朝大官于事。”
    180

    有所終

    成語拼音:
    lǎo yǒu suǒ zhōng
    成語解釋:
    者能有個合適的歸宿。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 老的成語,帶老字的成語,包含老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