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紙字的成語 (46個)
-
21
世情如紙
- 成語拼音:
- shì qíng rú zhǐ
- 成語解釋:
- 世情:世態人情。社會上人情像紙一樣薄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世情如紙,只有錦上添花,誰肯雪中送炭。”
-
22
三紙無驢
- 成語拼音:
- sān zhǐ wú lǘ
- 成語解釋:
- 形容寫文章廢話連篇,不得要領。
- 成語出處: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鄴下諺曰:‘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
23
跳躍紙上
- 成語拼音:
- tiào yuè zhǐ shàng
- 成語解釋:
- 活躍地顯現在紙上。形容描寫生動逼真
- 成語出處:
- 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其面目精神,跳躍紙上,勃勃欲生,況加以優孟摹擬乎。”
-
24
吞紙抱犬
- 成語拼音:
- tūn zhǐ bào quǎn
- 成語解釋:
- 吞紙充饑,抱犬御寒。形容家貧好學。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好學,家貧無資,累日不爨,乃時吞紙以實腹;寒無氈被,抱犬而臥。”
-
25
秀才人情半張紙
- 成語拼音:
- xiù cái rén qíng bàn zhāng zhǐ
- 成語解釋:
- 秀才:指儒生;人情:情面,情誼。秀才多以詩文、書畫贈人,所費只是半張紙而已。比喻菲薄的禮物
- 成語出處:
- 明·玩花主人《妝樓記·考試》:“自古道:‘秀才人情半張紙’,聊備一杯水酒,和你作別。”
-
26
秀才人情紙半張
- 成語拼音:
- xiù cái rén qíng zhǐ bàn zhāng
- 成語解釋:
- 秀才:指儒生;人情:情面,情意。秀才多以詩文、書畫贈人,所費只是半張紙而已。比喻菲薄的禮物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量著窮秀才人情只是紙半張。”
-
27
倚馬七紙
- 成語拼音:
- yǐ mǎ qī zhǐ
- 成語解釋:
- 比喻文章寫得快。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掇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
28
躍然紙上
- 成語拼音:
- yuè rán zhǐ shàng
- 成語解釋:
- 躍然:跳躍;活躍的樣子。形容好像活的一樣;跳躍在紙面上。
- 成語出處:
- 清 薛雪《一瓢詩話》:“如此體會,則詩神詩旨,躍然紙上。”
-
29
躍躍紙上
- 成語拼音:
- yuè yuè zhǐ shàng
- 成語解釋:
- 活躍地顯現在紙上。形容描寫生動逼真
- 成語出處: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即劣如禿僮,傻如跛婢,戇如屠戶,懶如酒徒,淫如碧桃,狠如肇受,亦各有真面面,躍躍紙上。”
-
30
一紙空文
- 成語拼音:
- yī zhǐ kōng wén
- 成語解釋:
- 一張沒有用處的空頭公文;指沒有用處不能兌現的文件。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近來又有了什么外銷名目,說是籌了款項,只能辦理本省之事;將來不過一紙空文咨部塞責。”
-
31
一紙千金
- 成語拼音:
- yī zhǐ qiān jīn
- 成語解釋:
- 一紙價值千金。極言詩文價值之高。
- 成語出處:
- 宋·陳師道《題明發高軒過圖》詩:“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
-
32
紙包不住火
- 成語拼音:
- zhǐ bāo bù zhù huǒ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實是掩蓋不了的
- 成語出處:
- 古華《芙蓉鎮》第二章:“紙包不住火……那筆款子,你收留不得。”
-
33
紙筆喉舌
- 成語拼音:
- zhǐ bǐ hóu shé
- 成語解釋:
- 指社會輿論
- 成語出處:
- 魯迅《題記》:“真所謂‘事實勝于雄辯’,又何待于紙筆喉舌的批評。”
-
34
紙短情長
- 成語拼音:
- zhǐ duǎn qíng cháng
- 成語解釋:
- 簡短的信紙無法寫完深長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長。
- 成語出處:
- 徐枕亞《玉梨魂》第八章:“言盡于此,愿君之勿忘也。芳蘭兩種,割愛相贈,此花尚非俗品,一名小荷,一名一品,病中得此,足慰岑寂,且可為養心之一助焉。臨穎神馳,書不成字,紙短情長,伏惟珍重。”
-
35
紙貴洛城
- 成語拼音:
- zhǐ guì luò ché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著作有價值,流傳廣
- 成語出處:
- 唐·盧照鄰《雙槿樹賦》序:“金懸秦市,楊子見而無言;紙貴洛城,陸生聞而罷笑。”
-
36
紙貴洛陽
- 成語拼音:
- zhǐ guì luò y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著作有價值,流傳廣。
- 成語出處:
- 《晉書·左思傳》:“于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
37
鉆故紙堆
- 成語拼音:
- zuàn gù zhǐ duī
- 成語解釋:
- 故紙:指古籍。指一味鉆研古籍而脫離現實。亦作“鉆故紙”、“鉆研故紙”。
- 成語出處:
- 《柏楊雜文集·濁世人間》:“關于這些,我們既沒有時間鉆故紙堆,也沒有能力鉆故紙堆,我們只是提醒讀者老爺,這種把一半中國人硬生生折喪成殘廢的文化,至少在中國已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
38
紙老虎
- 成語拼音:
- zhǐ lǎo hǔ
- 成語解釋:
- 指表面強大而無實際本事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4回:“猶之世俗所稱紙老虎,望之若真,未嘗不可欺人于一時,決不能持于久遠。”
-
39
紙落云煙
- 成語拼音:
- zhǐ luò yún y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落筆輕捷,揮灑自如。
- 成語出處:
- 晉 潘岳《楊荊州誄》:“翰動若飛,紙落如云。”
-
40
紙上空談
- 成語拼音:
- zhǐ shàng kōng tán
- 成語解釋:
- 指不切實際的空論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6回:“這位欽差年紀又輕,不過上了幾個條陳,究竟是個‘紙上空談’,并未見他辦過實事,怎么就好叫他獨當一面,去辦這個大事呢!”
* 紙的成語,帶紙字的成語,包含紙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