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立字的成語 (194個)
-
21
超然獨立
- 成語拼音:
- chāo rán dú lì
- 成語解釋:
- 見“超然獨處”。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修務訓》:“君子……超然獨立,卓然離世。”
-
22
垂手恭立
- 成語拼音:
- chuí shǒu gōng lì
- 成語解釋:
- 垂:低下;垂手:表示恭敬。形容恭敬地站在旁邊隨時聽從吩咐
- 成語出處:
- 《武松演義》第十回:“武松從紗帳里望出來,看見施福、施壽還是垂手恭立,便招呼道:‘貴家院為何不去?我沒事了。’”
-
23
長身鶴立
- 成語拼音:
- cháng shēn hè lì
- 成語解釋:
- 鶴立:像鶴站立。形容瘦而高的人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32回:“就在這一陣笑語聲中,有一個長身鶴立的人……兩臉緋紅,醉態可掬,七跌八撞的沖進房來。”
-
24
垂手侍立
- 成語拼音:
- chuí shǒu shì lì
- 成語解釋:
- 垂:低下;垂手:表示恭敬;侍:侍侯。形容恭敬地站在旁邊隨時聽從吩咐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4回:“院中許多小廝垂手侍立,伺候燒紙。”
-
25
長身玉立
- 成語拼音:
- cháng shēn yù lì
- 成語解釋:
- 玉立:比喻體態修美。形容女子身材苗條、膚色潔白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31回:“前一個長身玉立,濃眉大眼……,后一個豐容鬋,光彩照人。”
-
26
側足而立
- 成語拼音:
- cè zú ér l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有所畏懼,不敢正立。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吳漢傳》:“漢性強力,每從征伐,帝未安,恒側足而立。”
-
27
重足而立
- 成語拼音:
- chóng zú ér lì
- 成語解釋:
- 迭足而立,不敢邁步。形容恐懼。
- 成語出處:
- 西漢 賈誼《過秦論》下:“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闔口而不言。”
-
28
重足而立,側目而視
- 成語拼音:
- chóng zú ér lì,cè mù ér shì
- 成語解釋:
- 重足:雙腳并攏;側目:斜著眼睛。形容畏懼而憤恨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史記·汲鄭列傳》:“今天下重足而立,側目而視矣。”
-
29
咄嗟立辦
- 成語拼音:
- duō jiē lì bàn
- 成語解釋:
- 咄嗟:一呼一諾之間,形容時間短。比喻馬上就辦到。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石崇為客作豆粥,咄嗟便辦。”
-
30
當機立斷
- 成語拼音:
- dāng jī lì duàn
- 成語解釋:
- 面臨緊急關頭;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當:面臨;斷:決斷。
- 成語出處:
- 漢 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機立斷。”
-
31
當機立決
- 成語拼音:
- dāng jī lì jué
- 成語解釋:
- 抓住時機,立刻判決。
- 成語出處:
- 清 采蘅子《蟲鳴漫錄》卷一:“國家設官分職,秩有大小,權亦有等差:斬絞者奏請定奪,軍流決于臬司,徒決于府,枷仗決于縣,法至良也。所患者,不能當機立決,必待報而后施行。”
-
32
當家立計
- 成語拼音:
- dāng jiā lì jì
- 成語解釋:
- 主持家政,籌劃生計。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零七回:“賈政本是不知當家立計的人, 一聽賈母的話,一一領命。”又第一一七回:“那些少年托著老子娘的福吃喝慣了的,那知當家立計的道理。”
-
33
當家立紀
- 成語拼音:
- dāng jiā lì jì
- 成語解釋:
- 指管理家務。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七回:“這娘子今年不上二十五六歲,生的長挑身材,一表人物,打扮起來就是個燈人兒。風流俊俏,百伶百俐,當家立紀、針指女工、雙陸棋子,不消說。”
-
34
當家立事
- 成語拼音:
- dāng jiā lì shì
- 成語解釋:
- 主持家業。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三一回:“偏生晴雯上來換衣服,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將股子跌折。寶玉因嘆道:‘蠢才,蠢才!將來怎么樣?明日你自己當家立事,難道也是這么顧前不顧后的?’”
-
35
當家立業
- 成語拼音:
- dāng jiā lì yè
- 成語解釋:
- 主持家業。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一回:“偏偏晴雯上來換衣服,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掉在地下,將骨子跌折。寶玉因嘆道:‘蠢才,蠢才!將來怎么樣!明日你自己當家立業,難道也是這么顧前不顧后的?”一本作“當家立事”。
-
36
獨立不群
- 成語拼音:
- dú lì bù qún
- 成語解釋:
- 獨立:突出,超群;不群:卓異。比喻超群出眾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韋陟傳》:“陟自幼風標整峻,獨立不群,安石尤愛之。”
-
37
獨立難支
- 成語拼音:
- dú lì nán zhī
- 成語解釋:
- 獨:單獨;獨立:不依賴外力。比喻個人力量單薄不能維持全局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說唐》第55回:“雄信聞言大怒,想眾將都已殺盡,獨立難支,遂叫一聲:‘罷了!’”
-
38
獨立王國
- 成語拼音:
- dú lì wáng guó
- 成語解釋:
- 指主權完整的國家。比喻不受上級或制度約束,自行其是的地區、部門或單位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78章:“所謂政治分會與北洋軍閥的巡閱使毫沒有區別,目的在于割據一方,形成獨立王國。”
-
39
當立之年
- 成語拼音:
- dāng lì zhī nián
- 成語解釋:
- 指三十歲。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三十而立。”
-
40
獨立自主
- 成語拼音:
- dú lì zì zhǔ
- 成語解釋:
- 自主:自己作主。不依賴別人的力量而生存;遇事自己作主;不受別人控制。
- 成語出處:
- 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買辦,然后是獨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買辦。”
* 立的成語,帶立字的成語,包含立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