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空字的成語 (158個)

    101

    盛況

    成語拼音:
    shèng kuàng kōng qián
    成語解釋:
    形容熱鬧至極
    成語出處:
    陸文夫《為讀者想》:“只有把廳堂擠得滿滿,才算得上是盛況前。”
    102

    眼慣

    成語拼音:
    sī kōng yǎn guàn
    成語解釋:
    :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
    成語出處:
    宋·李廷忠《卜算子·蕭計議席上》:“雅興雜魚龍,妙算回鸞鳳。莫道司眼慣,還入清宵夢。”
    103

    十室九

    成語拼音:
    shí shì jiǔ kōng
    成語解釋:
    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涼景象。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
    104

    算沙摶

    成語拼音:
    suàn shā tuán kōng
    成語解釋:
    算:計算;摶:聚捏成團。比喻駕御繁難,能為人之所不能
    成語出處:
    清·黃宗羲《黃澤望擴志》:“澤望乃能算沙摶,其精也,乃其所謂憤憾之甚者耶。”
    105

    十轉九

    成語拼音:
    shí zhuǎn jiǔ kōng
    成語解釋:
    十次去九次著手回來。形容賭博經常輸錢。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豈知家私有數,經不得十轉九,似此三年,漸漸凋耗。”
    106

    徒陳

    成語拼音:
    tú chén kōng wén
    成語解釋:
    陳:陳述。指只說話,并不實行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非鞅》:“言之非難,行之為難,故賢者處實而效功,亦非徒陳文而已。”
    107

    天低吳楚,眼無物

    成語拼音:
    tiān dī wú chǔ,yǎn kōng wú wù
    成語解釋:
    吳楚:泛指長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遠越覺得天下垂,除見蒼天之外,無所有。現也比喻一無所見。
    成語出處:
    元·薩都刺《念奴嬌·登石頭城》詞:“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無物。”
    108

    捕影

    成語拼音:
    tuán kōng bǔ yǐng
    成語解釋:
    猶言捕風捉影。
    成語出處:
    《大慧普覺禪師年譜》:“正如癡兒摶捕影,只堪一笑耳。”
    109

    而起

    成語拼音:
    téng kōng ér qǐ
    成語解釋:
    :向天飛升。向高升起。
    成語出處: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三回:“李靖正欲挽留,只見那女子撥轉馬頭,那馬即騰而起,倏忽不見。”
    110

    海闊

    成語拼音:
    tiān kōng hǎi kuò
    成語解釋:
    ①謂天地廣闊。②常用以形容宏大寬闊。
    成語出處:
    宋·湯恢《滿江紅》詞:“酒醒香銷人自瘦,天海闊春無極。”清·顧炎武《答子德書》:“要希馀光下被,俾暮年迂叟得自遂于天海闊之間,尤為知己之愛也。”清·高鳳翰《硯史》:“墨鄉磅礴,天海闊。”
    111

    說幻

    成語拼音:
    tán kōng shuō huàn
    成語解釋:
    謂談說佛理。
    成語出處:
    明·趙南星《答周元孚書》:“兄數罹骨肉之變,乃嫂復中捐,何以自遣,談說幻,何足以解。”
    112

    說有

    成語拼音:
    tán kōng shuō yǒu
    成語解釋:
    泛指閑談、談。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龍丘居士亦可憐,談說有夜不眠。”
    113

    天馬行

    成語拼音:
    tiān mǎ xíng kōng
    成語解釋:
    天馬奔馳神速;像是騰起在中飛行一樣。比喻詩文氣勢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實。天馬:漢代西域大宛產的好馬;行:騰飛馳。
    成語出處:
    明 劉子鐘《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眾表者,殆猶天馬行而步驟不凡。”
    114

    徒托

    成語拼音:
    tú tuō kōng yán
    成語解釋:
    白把希望寄托于話。指只講話,而不實行。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載之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115

    托于

    成語拼音:
    tuō yú kōng yán
    成語解釋:
    指寄托所懷于文詞議論。同“托之言”。
    成語出處:
    元·黃溍《格庵先生趙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言,顯顯趙公,則既有聞。”
    116

    托之

    成語拼音:
    tuō zhī kōng yán
    成語解釋:
    指寄托所懷于文詞議論。
    成語出處:
    漢 趙岐《〈孟子〉題辭》:“仲尼有云:‘我欲托之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記 太史公自序》作“載之言”。司馬貞索隱:“案:孔子之言見《春秋緯》,太史公引之以成說也。言謂褒貶是非也。”
    117

    托諸

    成語拼音:
    tuō zhū kōng yán
    成語解釋:
    指寄托所懷于文詞議論。同“托之言”。
    成語出處:
    清·朱珪《序》:“若方將試吏事,則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實,不徒托諸言也。”
    118

    不入

    成語拼音:
    wú kōng bù rù
    成語解釋:
    見“無孔不入”。
    成語出處:
    茅盾《清明前后》第四幕:“種種法規,一切措施,馬上又變活了,投機是滿天飛躍,無不入。”
    119

    心思

    成語拼音:
    wā kōng xīn sī
    成語解釋:
    形容費盡心計;想盡一切辦法。
    成語出處:
    清 俞萬春《蕩寇志》:“今此賊挖心思,用到如許密計,圖我安如泰山之鄆城。”
    120

    捉影

    成語拼音:
    wàng kōng zhuō yǐng
    成語解釋:
    猶言捕風捉影。比喻言論行動以似是而非的跡象為依據。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7卷:“只憑數句之話,望捉影,以陷臣罪。”
    * 空的成語,帶空字的成語,包含空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