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私字的成語 (115個)

    101

    害公

    成語拼音:
    yǐ sī hài gōng
    成語解釋:
    謂因情而損害公道或公德。
    成語出處:
    《韓詩外傳》卷一:“楚白公之難,有莊之善者,辭其母,將死君……比至朝,三廢車中。其仆曰:‘子懼,何不反也?’曰:‘懼,吾也;死君,吾公也。吾聞君子不以害公。’遂往死之。”
    102

    舞弊

    成語拼音:
    yíng sī wǔ bì
    成語解釋:
    營:謀求;舞:玩弄;弊:壞事。為了謀求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南洋兵船雖然不少,叵奈管帶……營舞弊,那里還有公事在他心上。”
    103

    罔利

    成語拼音:
    yíng sī wǎng lì
    成語解釋:
    謂謀求利。
    成語出處:
    梁啟超《中國積弱溯源論》第四節:“大臣既以身許國,則但當計國民之利害,不當計一身之利害,營罔利,固不可也。”
    104

    作弊

    成語拼音:
    yíng sī zuò bì
    成語解釋:
    見“營舞弊”。
    成語出處:
    清·譚嗣同《代擬上諭》:“總期民隱盡能上達,督撫無從營作弊為要。”
    105

    植黨

    成語拼音:
    yíng sī zhí dǎng
    成語解釋:
    結合黨羽,謀取利。
    成語出處:
    鄭觀應《盛世危言·議院上》:“籍貫不可分,素行不可考,智愚賢否不能一律,則營植黨,沽名罔利之弊生焉。”
    106

    中飽

    成語拼音:
    zhōng bǎo sī náng
    成語解釋:
    中飽:從中得利。指侵吞經手的錢財使自己得利。
    成語出處:
    《韓非子 外儲說右下》:“薄疑謂趙簡主曰:‘君之國中飽。’簡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對曰:‘府庫空虛于上,百姓貧餓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107

    植黨營

    成語拼音:
    zhí dǎng yíng sī
    成語解釋:
    建立小團體;牟取利。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4回:“一邊是一味的向家庭植黨營,去作那罔人勾當。”
    108

    植黨自

    成語拼音:
    zhí dǎng zì sī
    成語解釋:
    見“植黨營”。
    成語出處:
    魯迅《墳·文化偏至論》:“借多陵寡,植黨自,于是戰斗以興。”
    109

    執法無

    成語拼音:
    zhí fǎ wú sī
    成語解釋:
    執行法令非常堅定,毫不動搖
    成語出處:
    110

    至公無

    成語拼音:
    zhì gōng wú sī
    成語解釋:
    至:極,最;公:無。公正到極點,絲毫沒有
    成語出處:
    漢·馬融《忠經·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無。”
    111

    狼藉

    成語拼音:
    zāng sī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晉書 會稽文孝王道子傳》:“[茹千秋]其子壽齡為樂安令,贓狼藉,畏法奔逃,竟無罪惡罰,傲然還縣。”
    112

    狼籍

    成語拼音:
    zāng sī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晉書 孫盛傳》:“溫得盛箋遣從事重案之,贓狼籍,檻車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113

    自利

    成語拼音:
    zì sī zì lì
    成語解釋:
    只為自己打算;只顧自己利益。形容心重。
    成語出處:
    宋 程頤《二程語錄》:“然要卒歸乎自自利之規模。”
    114

    正直無

    成語拼音:
    zhèng zhí wú sī
    成語解釋:
    為人做事很正直,沒有任何心。
    成語出處: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孔穎達疏:“襄七年傳曰:‘正直為正,正曲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115

    中正無

    成語拼音:
    zhōng zhèng wú sī
    成語解釋:
    中正:正直。端莊正直,不存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五輔》:“為人君者中正而無,為人臣者忠信而不黨。”
    * 私的成語,帶私字的成語,包含私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