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禮字的成語 (98個)
-
81
燒香禮拜
- 成語拼音:
- shāo xiāng lǐ bài
- 成語解釋:
- 敬奉神佛的一種儀式
- 成語出處:
- 《晉書·佛圖澄傳》:“王度疏斷,漢人悉不聽,詣寺燒香禮拜以遵典禮。”
-
82
通書達禮
- 成語拼音:
- tōng shū dá lǐ
- 成語解釋:
- 謂通詩書,懂禮儀。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二卷:“原來田氏是東村田貢元的女兒,倒有十分顏色,又且通書達禮。”
-
83
通文達禮
- 成語拼音:
- tōng wén dá lǐ
- 成語解釋:
- 謂有學問懂禮儀。
- 成語出處:
-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七回:“況甥女雖系一小小村女,然讀書識字,通文達禮,有才有德,不減古之列女,豈有上以白壁之姿,下就青衣之列?”
-
84
先禮后兵
- 成語拼音:
- xiān lǐ hòu bīng
- 成語解釋:
- 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后兵,主公當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后進兵攻城,城可破也。”
-
85
虛文浮禮
- 成語拼音:
- xū wén fú lǐ
- 成語解釋:
- 沒有意義的,表面應酬的禮數
- 成語出處:
-
86
虛文縟禮
- 成語拼音:
- xū wén rù lǐ
- 成語解釋:
- 虛:虛假;縟:繁復,繁瑣。虛偽的儀式,繁瑣的禮節
- 成語出處:
- 魯迅《墳·摩羅詩力說》:“蓋英倫爾時,虛偽滿于社會,以虛文縟禮為真道德,有秉自由思想而探究者,世輒謂之惡人。”
-
87
衣冠禮樂
- 成語拼音:
- yī guàn lǐ lè
- 成語解釋:
- 指各種等級的穿戴服飾及各種禮儀規范。指封建社會中各種典章禮儀。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百王之敝,齊季斯甚。衣冠禮樂,掃地無余。”
-
88
以禮相待
- 成語拼音:
- yǐ lǐ xiāng dài
- 成語解釋:
- 禮:儀禮;應有的禮節;待:對待;接待。用應有的禮節來對待別人。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宋江以禮相待,用好言撫慰。”
-
89
遇文王施禮樂,遇桀紂動干戈
- 成語拼音:
- yù wén wáng shī lǐ yuè,yù jié zhòu dòng gān gē
- 成語解釋:
- 文王:周文王;桀:夏桀;紂:商紂。指碰到好人以禮相待,遇到壞人以武相待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第48卷:“遇文王興禮樂,遇桀紂呈干戈。”
-
90
朝參暮禮
- 成語拼音:
- zhāo cān mù lǐ
- 成語解釋:
- 參:參拜;禮:表敬意。早晚參拜。形容態度虔誠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女姑姑》楔子:“貧僧遠離貪嗔癡惡,朝參暮禮,上報四重恩,下資三涂苦,唯愿大眾檀那早登彼岸。”
-
91
折節禮士
- 成語拼音:
- zhé jié lǐ shì
- 成語解釋:
- 屈己待人,尊重有見識有才能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史·張居正傳》:“時徐階以宿老居首輔,與李春芳皆折節禮士。”
-
92
知書達禮
- 成語拼音:
- zhī shū dá lǐ
- 成語解釋:
- 知、達:懂得。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
- 成語出處:
- 《群音類選 牧羊記 衛律說降》:“奈何所見不同,更不知書達禮。”
-
93
知書識禮
- 成語拼音:
- zhī shū shí lǐ
- 成語解釋:
- 有文化,懂禮貌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91回:“媳婦雖不敢說知書識禮,然而‘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句俗話,是從小兒聽到大的。”
-
94
知書通禮
- 成語拼音:
- zhī shū tōng lǐ
- 成語解釋:
- 有才學,懂禮儀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6回:“看了柴進、燕青出言不俗,知書通禮,先自有八分歡喜。”
-
95
知書知禮
- 成語拼音:
- zhī shū zhī lǐ
- 成語解釋:
- 有才學,懂禮儀
- 成語出處:
- 明·高明《琵琶記·牛氏規奴》:“更羨他知書知禮,是一個不趨蹌的秀才。”
-
96
知文達禮
- 成語拼音:
- zhī wén dá lǐ
- 成語解釋:
- 達:懂得。有才學,懂禮儀
- 成語出處:
- 清·張南莊《何典》第十回:“你既這等知文達禮,曉得敬重我……便饒你性命。”
-
97
至心朝禮
- 成語拼音:
- zhì xīn cháo lǐ
- 成語解釋:
- 至心:誠心。指誠心誠意地朝拜禮敬
- 成語出處:
- 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釋道》:“《晉書·王嘉傳》:‘人候之者,至心則見之,不至心則隱形不見。’按,道經云‘至心朝禮’,本此。”
-
98
招賢禮士
- 成語拼音:
- zhāo xián lǐ shì
- 成語解釋:
- 招:招收;賢:有才德的人;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廣泛網羅人才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酌古論·曹公》:“……光輔漢帝,招賢禮士,修明庶政,以宰天下。”
* 禮的成語,帶禮字的成語,包含禮字的成語。